尿频、尿急、尿痛,警惕膀胱炎

作者: 杨瑞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然而,身体的每一个信号都是健康状态的直接反映,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涉及泌尿系统时,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可能是膀胱炎的信号。膀胱炎可能带来多种危害,比如发热、腹部疼痛、排尿不畅、尿频、尿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引发输尿管回流、肾水肿和肾炎,甚至肾脏坏死和尿毒症。膀胱黏膜受损时,可能导致小血管破裂性出血,造成尿液带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此外,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尤其是肉眼可见血尿时应引起高度重视。了解这些症状背后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膀胱炎的诱因

不良习惯

(1)不良饮食习惯: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辣椒、烧烤等。

(2)不洁性生活:如果在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导致细菌入侵膀胱,引起膀胱炎。

(3)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尿路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排尿困难以及尿频、尿急等症状加剧。

(4)经常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膀胱造成直接刺激,导致膀胱炎的发生。

憋尿

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高,尿液中的细菌很容易逆行进入输尿管和尿道,导致膀胱炎的发生。

尿道损伤

女性尿道较短,且容易受尿道异物、手术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损伤。如果尿道损伤后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炎症扩散,引发膀胱炎。

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可因肿瘤、结石、异物、畸形等引起,也可能是急性感染或急性损伤后留下的后遗症,如输尿管狭窄、后尿道瓣膜、膀胱颈梗阻等所致,造成尿路不通畅,使尿液排出受阻,从而引发炎症。

膀胱炎的临床症状

排尿异常

排尿异常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重症患者可能会有尿失禁。具体来说,尿频是指患者感觉需要频繁地排尿,但每次排出的尿量并不多;尿急是指患者有强烈的排尿冲动,难以控制;尿失禁是指患者无法控制排尿,可能会出现尿液意外漏出的情况。这些症状是由于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所致。

尿液异常

患者的尿液可能呈现浑浊,有时伴有血尿或脓尿。血尿是由于炎症导致膀胱黏膜血管受损,脓尿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脓细胞进入尿液所致。

会阴部疼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会阴部疼痛,排尿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腰疼等不适症状。若伴有其他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还可能出现高热。

膀胱炎的治疗

抗菌治疗

抗菌治疗是膀胱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胶囊。如果患者对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任何抗生素前,最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保选用的抗生素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有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是通过药物或者物理的方法将患者的尿液排出,这样可以及时排出致病菌,降低对其身体造成的伤害。此外,膀胱冲洗还能保护膀胱,防止感染、血块形成以及维持尿液通畅,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进行膀胱冲洗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冲洗液,如0.02%呋喃西林、0.02%雷佛奴尔、3%硼酸等渗盐水。保持冲洗过程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注意冲洗液的温度宜保持在35 ℃~37 ℃,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根据颜色深浅调节冲洗速度。保持引流通畅,如出现引流液滴速减慢或停止时应及时处理。对于有膀胱痉挛的患者,需要先服用解痉止痛的药物缓解症状。

保持局部清洁

(1)每天清洗外阴部: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或洗液轻轻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香皂、沐浴露等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

(2)注意排尿卫生:每次排尿后用清水冲洗外阴部,从前往后擦拭,避免将肛门附近的细菌带到尿道口。

(3)穿透气性好的内裤: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或合成纤维材质的内裤,以减少潮湿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4)避免过度清洁:不要过度清洁外阴部,以免破坏正常的阴道菌群平衡,增加感染的风险。

饮食清淡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生冷的食物,戒烟戒酒;多吃蔬菜(黄瓜、冬瓜、番茄等)和(猕猴桃、苹果、葡萄等)水果。

多喝水

多喝水、多排尿是治疗膀胱炎的好方法。由于尿液对细菌有冲刷作用,建议膀胱炎患者每天保证8杯水(1 500~1 700 mL),最好是白开水或茶水,避免饮用咖啡、可乐、浓茶和碳酸饮料等。

使用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具有碱化尿液的作用,可以调节尿液的pH值,减少酸性尿液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有助于缓解因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

在使用碳酸氢钠时,需要注意确保症状适合使用碳酸氢钠治疗,如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虽然碳酸氢钠的副作用较少,但仍需注意可能出现胃酸分泌过多、碱中毒等情况。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坐浴、温水热敷冲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温水坐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温度通常控制在40 ℃~45 ℃,每次坐浴时间在5~10 min。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热力效应,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减轻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而热敷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疗法,能够加速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小动脉的扩张,有利于白细胞游走,同时能增加血浆中补体成分的分泌,有助凝血和抗感染。此外,热敷可以促进小静脉扩张,帮助再吸收坏死组织间质液和细菌成分,减轻局部水肿,消除局部坏死灶。温水坐浴和热敷冲洗都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来发挥作用,缓解膀胱炎患者的疼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