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分型及辨证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 田海林

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分型以及辨证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征集的17~26岁出现原发性痛经症状的师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辨证分为寒凝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辨证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COX痛经症状评分(CMS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VAS疼痛评分与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青年女性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青年女性;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辨证护理

痛经的病机主要分为虚实两类,实者如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湿热蕴结可导致冲任阻滞,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虚者如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可导致冲任胞脉失养,不荣则痛[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痛经,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是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的护理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辨证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在个性化护理、综合调理、等多个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痛经时按揉患处,疼痛减轻的属虚证,疼痛加重的属实证。经血颜色暗红、有血块、出血不畅的属于血瘀证,经血颜色鲜红是血热证,淡红为血虚证[2~3]。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可初步判断痛经类型和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分型以及辨证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征集的17~26岁出现原发性痛经症状的师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寒凝血瘀证86例,气滞血瘀证14例;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0.21±1.28)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81±0.38)年。观察组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0.22±1.34)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78±0.36)年;寒凝血瘀证82例,气滞血瘀证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4];年龄17~26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影响月经周期或治疗痛经的药物。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合并盆腔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不规律;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1)个人卫生管理:指导患者经期勤换卫生巾,2~3 h更换1次,避免细菌滋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清洗时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入阴道。内裤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款式,每天更换并单独清洗,清洗后置于阳光下晾晒杀菌。

(2)适量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非经期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 min左右,可选择散步、慢跑、练瑜伽等运动方式,增强体质。

(3)营养均衡: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和豆类,以补充必要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确保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菠菜、苹果和橙子。同时,应注意饮食多样化,避免挑食和偏食。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油炸食品,以防影响内分泌和消化功能。月经期间,可以适量增加温热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热汤和热粥。

(4)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患者因痛经产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向其介绍痛经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痛经发生机制和缓解方法,从而缓解负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每周1~2 次,每次20~30 min。

1.2.2 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

(1)寒凝血瘀证护理:指导患者注意保暖,可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贴于小腹部位,也可用毛巾蘸取热水在拧干后放置下腹处,间隔5 min重新浸水再拧干继续热敷,直至感到舒适为宜。选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30~60 min,每周2~3次。

(2)气滞血瘀证护理:指导患者每天保证7~8 h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尽量在23:00 前入睡;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热汤面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气血瘀滞;适当参与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瑜伽、打太极拳等,增强身体气血运行功能,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可在经前或经后进行运动,每次30 min。此外,该证型患者通常容易出现情志抑郁,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平和,通过分散注意力、向他人倾诉等方式释放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调整自我状态,解除思想顾虑,保持心情愉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与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估,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VAS以及CMS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VAS、CM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以及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8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痛经的中医辨证分型较多,其中常见的为寒凝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5]。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青年女性患者疼痛程度,应用效果显著。寒凝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寒邪内生,或外感寒邪,侵袭人体经络、脏腑,导致气血运行的速度减慢;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出现瘀滞[6~8]。寒邪凝滞血脉,使血液流动受阻,容易形成瘀血;瘀血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加重病情,二者相互影响,形成寒凝血瘀的病理状态[9~10]。对于寒凝血瘀证痛经患者,可通过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以减轻疼痛,改善病理状态。热敷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艾灸通过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目的[11]。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补肝肾、调冲任,使气血运行顺畅,从而缓解痛经;足三里具有扶正培元、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使身体更好地应对痛经等各种不适;关元是任脉要穴,任主胞胎,与女子的月经、孕育等功能密切相关,艾灸关元可温煦下焦,驱散寒邪,使胞宫得暖,气血运行通畅,疼痛自然减轻[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VAS疼痛评分与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证患者往往具有情志失调的共同特征,情志不舒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而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有效释放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多种方式放松心情,并在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病因角度调理机体整体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14~16]。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青年女性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梓瑜,赵耀东,蒋梅霞,等.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7):109-112.

[2]王荔源.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27-28,55.

[3]冉海莲.辨证护理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效果研究[J].名医,2020(6):172.

[4]中成药治疗痛经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12):1413-1425.

[5]张飒.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对女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护理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25):115-117.

[6]邹春容,许丽清.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督脉艾灸对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3 52(4):93-95.

[7]杨绍芬,张波,夏路,等.中药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9):1054-1055.

[8]刘淑芬.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3,29(11):178-180.

[9]廖海燕,陈晓静,吴梅花,等.情志护理在火龙灸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23,39(7):1218-1221.

[10]刘淑英,翟少华,牛继业.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病人的中医内外同治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35):3565-3567.

[11]赵阳,孙明霞.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3,39(11):37-41.

[12]刘淑英,翟少华,牛继业.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病人的中医内外同治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 (35):3565-3567.

[13]黄伟.艾灸配合情志护理干预对痛经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6):2506-2508.

[14]王欢,陈静.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34(8):1254-1259.

[15]廖海燕,陈晓静,吴梅花,等.情志护理在火龙灸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 [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7):1218-1221.

[16]刘慧,王芳.中医情志护理对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4):2126-21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