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指导的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 王欢欢 魏晨晨
摘要:目的 探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指导的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40例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EIT技术指导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日常活动能力、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PaO2、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EIT技术指导下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减轻其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呼吸康复进程。
关键词:机械通气;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康复训练;动脉血氧分压;负性情绪
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导致或加重其功能障碍,不利预后[1]。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对重症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减少功能障碍,避免卧床导致的心肺功能减退、肌无力等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呼吸机械参数,准确记录和分析患者肺部活动情况,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旨在探讨EIT指导的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康复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40例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行机械通气且持续通气时间>24 h;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为12~30分[4];经皮血氧饱和度稳定、吸入氧浓度≤60 %、呼吸终末正压≤8 cmH2O(1 cmH2O=0.098 kPa);通过自主呼吸试验筛查;体温正常;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肌缺血,且入院时进行心肺复苏;因躁动或其他原因需要增加镇静药物剂量;存在因癫痫无法控制的躯体运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颅内压≥20 cmH2O;合并神经肌肉病变;合并严重脑功能障碍;合并不稳定骨折且未进行治疗;存在其他早期康复治疗禁忌证;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抗炎、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支持性治疗。每隔2 h协助患者翻身,轻叩背部,促进排痰,合理调整体位,根据医院ICU护理指南规定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IT指导的
早期康复训练
(1)全面评估:根据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采集EIT数据。
(2)EIT指导的早期康复训练:针对2~60分患者,指导其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四肢关节被动活动,30 min/次,2次/d;伴气管切开者,协助其进行床上翻身、颈部屈伸与抬举训练。针对61~65分患者,将床头抬高至45°,指导其双腿屈曲、坐稳于床上,在身侧放置靠枕,以防身体侧倾,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抬高至65 °,指导患者始终保持双腿屈曲,并用足蹬式下肢活动锻炼器进行主动训练,10~20 min/次,2次/d;此外,加强肢体关节活动、协调性训练、抗阻训练、日常生活技能锻炼、床边坐立等床上主动或辅助训练。针对66~72分患者,若其能够较为熟练地抬起双腿,可将一张高度适宜的桌子放置于床边,双手抱于胸前,双肘轻靠在桌面上,双脚自然垂下,双肘和双脚下放置软枕,根据承受能力确定站立时间,最长不超过2 h,2次/d;此外,将患者移至康复椅、轮椅上或进行床旁站立及原地踏步训练。针对≥73分患者,协助其起身坐在床旁椅上,尝试用下肢肌力保持站立姿势,10~20 min/次,2次/d;根据站立表现,逐渐协助患者短距离步行,2次/d,密切关注患者活动情况,以防跌倒。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实时更新每日活动计划。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2)比较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5]评估,总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估,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比较两组康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PaO2、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及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有效的呼吸康复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呼吸康复治疗过程中,缺乏实时监测肺通气功能的设备和方法会限制治疗准确性和有效性。EIT为一项新兴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肺部通气情况,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康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EIT通过施加安全电流于人体胸部并记录相应体表电压,对胸腔内电阻抗分布情况进行重建,生成相关图像数据[8]。该技术基于不同生理状态下人体组织阻抗值差异监测人体器官在病理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在肺泡塌陷、气体囊肿等情况下,肺部电阻抗数值与正常健康肺部有所不同,因此EIT可实时追踪监测肺部通气情况。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PaO2、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EIT能够有效促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康复。EIT能够实时显示肺部通气图像,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机械通气患者肺部通气情况,包括通气分布均匀性、通气区域变化等。通过EIT图像及时发现肺部通气不良的区域,从而调整呼吸机参数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通气状况。
综上所述,EIT技术指导下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减轻其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呼吸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绍,王丽雯,王素梅,等.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29(9):4-7.
[2]陈遂华,曾丽清,曾剑雄,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行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1):172-174.
[3]桂玉兰,米卫东,张昌盛.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围麻醉期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
2022,44(6):526-529.
[4]龙维,谢苗荣.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6):373-375.
[5]马晶,曹梅,张晓燕,等.呼吸肌训练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3):261-264.
[6]梅小员,诸敏娟,柳莹. ICU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康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9):1225-1228,1241.
[7]李丹,高胜浩,王海播.护理目标管理对机械通气中的重症肺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49(1):183-186.
[8]王浩,姜宏英,李伊,等.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呼吸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7):7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