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谭奇 余金胜 兰宇斌
摘要: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恢复情况[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关节积液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1)、透明质酸结合蛋白(透明质酸结合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高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结合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恢复,改善关节积液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氨基葡萄糖片;关节积液;并发症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也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2]。这些药物虽能短期缓解症状,但由于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有限,长期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相关研究提出,富血小板血浆是从自体血液中提取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其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在运动损伤、创面修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3]。本研究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膝、髋和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4]中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好;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近3个月内开展过相关药物治疗;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中途退出。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0.75 g/次,2次/d,于进食时或餐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采集患者肘静脉血8 mL,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90 °,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抽净关节腔内积液,穿刺注射2 mL富血小板血浆,2周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考《膝、髋和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评定。肿胀完全消退,膝关节功能恢复,为治愈;肿胀程度下降,膝关节功能明显好转,为好转;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2)比较两组膝关节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估,包括膝评分和功能评分2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状态越好。(3)比较两组关节积液指标:穿刺抽取患者关节积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透明质酸结合蛋白水平。(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肿胀、下肢酸痛、关节腔内压上升、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AK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AK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A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关节积液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转化生长因子-β1、透明质酸结合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高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结合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膝骨关节炎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退化和缺失,其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极易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6]。此外,由于关节软骨的再生修复能力较弱,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长期效果[7~8]。例如,氨基葡萄糖能够清除关节腔内的有害物质,抑制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还能催生关节滑液,使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减少,进一步减轻关节磨损和疼痛。然而,药物治疗主要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对关节软骨修复和再生作用有限。
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其主要通过离心技术从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展开治疗。这些生长因子对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利于关节软骨修复和再生[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高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结合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氨基葡萄糖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修复能力,从而减缓关节软骨退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能够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迅速释放并作用于受损的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进而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加快软骨修复和再生[10]。此外,富血小板血浆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等成分能够清除局部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减轻炎症反应。其中的生长因子能够进一步促进血管生成,增加关节内的血供,为软骨修复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支持,实现协同作用,促进关节的修复;氨基葡萄糖能够增加软骨细胞的合成能力。二者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增强软骨修复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11~12]。
综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恢复,改善关节积液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冬娥,秦茵,林木南,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及对关节液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20,40(4):370-374.
[2]肖镭,侯立刚.氨基葡萄糖胶囊干预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软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1):5007-5012.
[3]孙仁义,贾堂宏.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14):2164-2169.
[4]谢天顺,邱萍,朱锦宇.2019版OARSI《膝、髋和多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更新内容的解读[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9):705-708.
[5]胡爱军.美洛昔康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9):105-107.
[6]刘建华,赵海勇,温芳,等.炎性细胞因子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相关性[J].天津医药,2020,48(1):55-58.
[7]叶银花,胡晓东.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氟比洛芬对增生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人类成纤维生长因子-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3,23(6):354-358.
[8]许成燕,陈军香,王教明,等.中国人群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21(7):772-778.
[9]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专家共识[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7):677-683.
[10]张莹莹,李旭东,杨佳娟,等.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21(4):407-414.
[11]修一平,张丽艳,钱学义,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作用:回顾性研究和文献检索证据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8):1231-1237.
[12]杨立群,周继和,马江,等.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6):7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