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 翟珂玞

摘要:目的 观察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观察组给予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鼓膜愈合情况、手术耗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拭镜次数。结果 观察组鼓膜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拭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可显著提高鼓膜愈合效果,减少术中拭镜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耳炎;耳内镜;持续灌流;拭镜次数;鼓室成形术

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以鼓膜、耳黏膜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导致鼓膜穿孔,临床表现包括耳痛、听力降低、耳道流水、呕吐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高热等全身症状[1~2]。常见的中耳炎手术治疗方法有常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等。前者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术野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手术流畅性变差,进而降低手术疗效与安全性[3]。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术式,通过高速流水灌流方式提高术野清晰度,便于医生更好地开展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4~5]。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2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女15例,男2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1.39±9.47)岁;体重38~81 kg,平均体重(59.14±7.52)kg。对照组女16例,男2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94±9.83)岁;体重38~83 kg,平均体重(59.72±7.9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中耳炎,存在手术指征;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临床资料齐全,无手术禁忌。排除标准:依从性极差;乳突病变;孕妇;鼓室病变;精神障碍;伴有传染病;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

全麻后,全面消毒患侧耳屏,用盐酸肾上腺素(0.1 mg)+利多卡因(5 mL)对耳屏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于患侧耳屏内侧且离边缘约2 mm处作一弧形切口,根据鼓膜穿孔情况选择软骨—软骨膜大小。在内镜引导下,于距离鼓环约7 mm的外耳道部位作一弧形切口,将皮肤规范化切开至鼓环部位,经纤维鼓环和残余鼓膜纤维层外侧对鼓膜上皮层和纤维层进行有效分离。在耳内镜引导下仔细观察鼓室与前方耳咽管口,探查听骨活动。在鼓膜纤维层与上皮层之间规范化放置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物,回纳外耳道皮肤与鼓膜上皮层瓣。

1.2.2 观察组予以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

手术操作流程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期间,助手需在患者外耳道内规范化放置冲洗管,以0.3~0.4 L/min的流速及100 mmHg的压力泵注生理盐水。术中,助手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冲洗管位置,确保术野清晰。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鼓膜愈合情况:治疗后患者静止期无液体渗出超过1个月,且无干耳症状,判定为鼓膜愈合良好;治疗后患者存在液体渗出与黏膜肿胀情况,判定为鼓膜愈合较差[6]。(2)比较两组手术耗时。(3)比较两组并发症:如感音神经性聋、皮瓣坏死等。(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5)比较两组拭镜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鼓膜愈合效果比较

观察组鼓膜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手术耗时比较

观察组手术耗时为(43.23±8.16) min,对照组手术耗时为(74.92±13.67)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91,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5 两组拭镜次数比较

观察组拭镜次数为(10.21±2.64)次,低于对照组拭镜次数(37.97±13.62)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47,P<0.05。

3讨论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等结构)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及胆脂瘤性中耳炎。临床可通过病史查体、耳镜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该病可损害患者健康,临床需予以积极干预[7~8]。常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具有疼痛程度轻、创伤小等特点。通过耳内镜进行手术,切口小且隐匿,术后几乎无痕迹,符合患者美观要求。此外,耳内镜广角视野可清晰显示鼓室、听骨链、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牵拉或破坏,降低面神经损伤风险,有效促进鼓膜修复及听骨链重建。然而,术中术野出血会使镜头变得模糊、起雾,影响医生视线与光源热损伤,降低手术操作流畅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影响患者康复进程[9~13]。

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主要是在常规鼓室成形术基础上加用持续灌流技术,使医生能够在高速水流灌洗基础上开展各项手术操作,提高术野清晰度[14~15]。持续水流可有效冲洗术腔中的杂质,降低镜面擦拭次数,缩短拭镜时间,从而保证手术操作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此外,水流的浮力可使外耳道皮肤鼓膜瓣往上漂浮,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精确度,减少手术创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还可处理多种复杂或深部病变[16~17]。持续灌流的冲洗压力可辅助止血,配合低温生理盐水收缩血管,减少术中出血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鼓膜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拭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膜成形术治疗中耳炎可显著提高鼓膜愈合效果。

综上所述,耳内镜持续灌流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可显著提高鼓膜愈合效果,减少术中拭镜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冰.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与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患者听阈及血清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

2024,32(1):109-111,115.

[2]张凯标,程慧,郑洪忠,等. 2种修复材料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6):50-55.

[3]查达峰,胡慧玲.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3,7(16):13-15.

[4]焦娜,陈军,马宏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恢复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28(4):68-70.

[5]张帅刚,贺松坡,王海涛,等.微创及传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比较[J].广东医学,

2021,42(7):819-823.

[6]龚继涛,张瑞永.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气骨导差水平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5):718-719.

[7]郭焕萍,黄文巧,张秋蝉,等.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16):1-3.

[8]延升,李陈,张瑾,等.咽鼓管功能对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短期听力影响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4,30(1):12-15.

[9]谭宇敏.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患者听力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2):63-66.

[10]沈俊成,许彬彬,席庆明,等.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联合围术期协同干预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14):131-134.

[11]蒋劲松,黄辉,何苗,等.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患者听力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7):1873-1876.

[12]谢锦华.耳内镜下行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3,34(4):33-36.

[13]魏鑫鑫.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刊,2022,49(3):24-27.

[14]廖华,杨希林,汪雷,等.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27(6):615-618.

[15]赵晓娟,陈卓.持续灌流下耳内镜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35(1):38-40,43.

[16]杨笑染,伏祺,聂文博,等.持续灌流耳内镜模式下经外耳道切口Ⅰ型鼓室成形术疗效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22,44(12):1100-1102.

[17]侯琨,王方园,刘娅,等.持续灌流与非灌流切换结合模式的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19(2):198-20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