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预后影响分析
作者: 王少爔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5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专科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专科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肾移植存活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肾移植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肾移植存活率。
关键词:肾移植;并发症;健康赋予理论;专科护理;远期预后
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增加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可表现为髋骨疼痛、行走困难等,从而降低整体生活质量[1~2]。此外,术后排斥反应、血糖异常等也会时有发生,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威胁生命[3]。因此,肾移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健康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应在多个领域内设立专科护理岗位,并逐步规范和完善相关培训内容[4]。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5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接受肾脏移植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沟通;合并凝血、免疫功能异常;合并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专科护理
(1)用药护理:告知患者降压药、免疫抑制剂正确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副作用,定时监测血药浓度。
(2)预防感染:严格完善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伤口护理等,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病房内物体表面及地面,保持空气流通。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其有效咳嗽,必要时遵医嘱雾化治疗,促进痰液排出。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降低感染率,指导患者饭后漱口。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打折、弯曲或受压,保持引流通畅,正确留取各项标本。每日交接班时评估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若出现穿刺点渗血、贴膜卷边等情况及时更换,按照要求进行冲封管,更换无菌接头,避免导管堵塞,定时评估管路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3)病情观察:术后48 h~2周内为肾移植排斥反应高发期,主要表现有突然升高体温、尿量减少、肾区肿胀感、压痛感、血压升高、血清肌酐升高。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症状,积极倾听患者主诉,发现排斥反应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4)运动康复与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生活习惯、日常饮食和运动等拟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积极心态,注意个人防护,常洗手,维持口腔清洁卫生,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活动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及蚊虫叮咬。
(5)出院随访:术后每周复查1次,3个月后每2周复查1次,1年后每月复查1次。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服药,控制体重及血压,避免擅自停药或换药。
1.2.2 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
(1)成立小组:由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及主管医师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开会,根据患者病情拟定康复方案。护士长完善小组成员日常工作、护理服务管理,做好监督、指导及培训工作。医师负责诊断与治疗疾病,与小组其他成员协作制定康复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专科护理服务。
(2)健康赋予阶段:通过多种途径面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明确规律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3)专项护理阶段:评估患者康复需求及能力,拟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整、康复运动训练等),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定期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RT)[5]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疾病治疗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维度,总34个条目,总分为136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1年内肾移植存活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随访期间肾移植存活情况比较
两组随访期间肾移植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移植为目前治疗肾癌晚期或尿毒症透析的主要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伴随肾移植患者存活率的提升,术后一些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以感染、高血压等多见,加上术后患者需长期服药,若患者对自身健康管理认知不足,会影响后续康复效果[6~7]。为此,临床需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术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保障病情恢复。
专科护理模式通过综合评估某类特定疾病产生的症状,据此拟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轻疾病所致负面影响,促进患者健康,改善预后[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随访期间肾移植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应用于肾移植患者中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基于健康赋权理论可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9~10]。例如,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如药物作用、排斥反应识别、感染预防等),患者能够掌握术后管理的关键知识;制定分阶段的用药指导计划,结合图文手册或视频演示,帮助患者了解免疫抑制剂的服用时间、剂量调整原则及漏服应对措施;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生命体征及早期排斥反应症状(如体温、血压、尿量等、尿量减少、体重骤增等)。此外,基于健康赋权理论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例如,通过健康赋权理论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服药和定期复查的信念,强化患者行为动机,患者主动参与健康决策(如饮食选择、社交活动安排等),规避高感染风险行为(如接触人群密集场所),促进医患协作与长期健康管理。
综上所述,基于健康赋予理论的术后专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肾移植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傅亚君,周极新,邓娜,等.肾移植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的构建与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3,39(20):3556-3560.
[2]李冰玉,李鹭,唐倩.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20(8):111-114,119.
[3]范莉莉,刘晶晶,杨智慧,等.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肾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
2022,46(17):2154-21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2(6):9-12.
[5]王靖.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3):97-100.
[6]贺田,沈鸣雁,徐菁,等.患者二次肾移植后并发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24,23(4):69-71,75.
[7]刘晶晶,史佳佳,殷正伟.微信手机App平台反馈式健康宣教联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肾移植患者ESCA评分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4,48(10):1232-1234,1238.
[8]薄婧,雷琳芳,张盈雪.健康赋权理论下专项护理干预在肾移植受者健康促进中的应用[J]. 罕少疾病杂志,2024,31(2):125-127.
[9]李冰玉,李鹭,唐倩.术后专科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20(8):111-114,119.
[10]贺田,沈鸣雁,贾欣宇.赋权理论在肾移植受者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19):353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