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 杜芊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面部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患者干预后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及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满意度为96.87%。结论 个体化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个体化口腔护理;面部情况;心理状态;口腔功能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为口腔科常见病,发病原因主要为多种因素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表现为颌面部红肿、疼痛以及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加上病情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治疗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尤为关键。常规护理多为基础护理,无法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个体化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7.00±8.00)岁;病程3~15 d,平均病程(9.00±2.00) d;下颌下间隙8例,咽旁间隙4例,眶下间隙5例,颊间隙7例,咬肌间隙8例。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善;入组前患者和家属均对研究内容及意义知晓,同意参与;均经过专业检查,符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因某种原因无法全程参与研究;临床资料缺失;合并严重肿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内容如下。
(1)个体化健康教育: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采用图文并茂、播放视频及模型演示等方式向患者耐心介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使其了解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积极配合护理。指导患者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并加入群聊,护理人员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组织病友开展交流会,收集、整理与分析患者反馈的信息,据此调整护理内容,并针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
(2)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引导其表达真实内心需求。采用正面语言、动作及心理暗示帮助患者有效排解负性情绪。讲解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指导患者在情绪差时可选择听音乐、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缓解,保持身心放松。
(3)个体化面部护理: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用冷毛巾干敷,缓解瘙痒感。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止痛,用探针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若出现口腔肿胀,则拆除低处缝线,留置引流条,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有伤口血痂,用温盐水及1%过氧化氢棉球交替擦拭。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面部情况:采用中文版面部评价量表(FaCE)[3]评估,包括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及口腔功能3个维度,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分值越高表示面部情况越健康。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7。(2)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量表(SAS)[4]、抑郁量表(SDS)[5]评估,临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高于临界值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9。(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6],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领域,分别有7、6、3、8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4。(4)比较两组满意度:参照文献[7]改良评估问卷,满分为100分,91~100分为非常满意,61~90分为基本满意,0~60分为不满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面部情况比较
患者干预后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及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
2.2 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患者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
2.4 患者满意度情况
32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率为40.62%(13/32),基本满意率为56.25%(18/32),不满意率为3.13%(1/32),总满意率为96.87%(31/32)。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急症,其解剖复杂、感染源多样、并发症风险高,不同感染部位(如颏下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的护理重点不同,个体化护理通过精准评估、分层干预及多学科协作,可显著改善预后并降低医疗成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后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表明个体化口腔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情况。分析原因:个体化口腔护理以患者为护理重点,对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建立正确疾病的认知,纠正以往错误想法,了解更多疾病知识,意识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配合治疗,从而保障治疗效果[8]。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表明个体化口腔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效果突出。分析原因:个体化口腔护理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根据患者出现的口腔问题实施有效护理,使其存在的护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抓住患者当前心理特点,对其予以针对性疏导,教会患者多种情绪调节方法,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强康复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转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保持良好的配合度及依从性,从而早日康复。
此外,患者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说明个体化口腔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与交流,可有效了解患者个性化需求,并将护理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针对患者恢复情况,护理人员不断调整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加符合患者特征,贴近患者生活,采取多元化、灵活的方式进行护理,增强患者就医体验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本研究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87%,仅有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表明个体化口腔护理能充分展现其优势,使更多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这对患者病情恢复有很大助益。分析原因:个体化口腔护理重视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并予以差异化护理,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爱,从而认可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专业能力,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能感染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一个间隙,可能对相邻间隙也会产生影响,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个体化口腔护理能使患者重拾康复信心,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配合,充分认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降低二次感染发生风险。合理使用温盐水能使患者口腔红肿、疼痛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效遏制颌面部间隙感染进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其早日康复[9]。护患协作与配合有利于患者学会更多自我护理技能,增强对疾病的掌握度,从而自我监测病情并予以及时处理,加速整体康复进程,从而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减轻自卑心理[10]。
综上所述,个体化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闻璐璐,孙晓姗,邓丽萍,等.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22,31(8):185-188.
[2]李云鹏,石冰,张浚睿,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2):136-144.
[3]田丹英,张丽华,汪欢,等.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
2023,15(9):560-563.
[4]冯彬,林银萍,王燕红,等.引导式健康教育改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功能、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31-434.
[5]王建玲,苏琳琳,张全英,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6):1061-1065.
[6]王文琨,杨冬雪,骈晓琴.协同心理护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其照护者生命质量和心理的影响[J].白血病·淋巴瘤,2023,32(5):289-293.
[7]兰燕,吴娟,王珈菁,等.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在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5):579-581.
[8]杨毅.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4):984-987.
[9]张宝琴,王雅楠,侯继梅.个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感染的预防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7):967-968.
[10]闻璐璐,孙晓姗,邓丽萍,等.个体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22,31(8):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