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儿肺炎 守护呼吸健康

作者: 梁琼予

小儿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其病因复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的感染,也可能与吸入异物、过敏反应、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等非感染性因素相关。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呼吸道结构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肺炎成为儿科领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小儿肺炎的病因

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具有较强的侵袭性;革兰氏阴性菌则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为高危人群。

病毒感染

病毒是引起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常见种类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这些病毒不仅单独致病,还可能与细菌合并感染,加重病情。

非典型微生物感染

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也在小儿肺炎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较为常见。这类感染通常起病隐匿,症状多样,易被误诊或漏诊。

真菌感染

真菌引起的小儿肺炎较为少见,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儿童中,真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主要病原菌包括白念珠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通常表现为难以治愈的肺部感染。

原虫感染

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小儿肺炎,以卡氏肺囊虫最常见,多见于免疫缺陷患儿,特别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

(1)发热:体温通常在38 ℃以上,呈中高热状态,持续时间可达数天至一周不等。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低热,甚至体温正常或偏低,尤其是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

(2)咳嗽:病程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加重并伴有痰液排出。年幼患儿咳痰能力较弱,痰液可能聚集在气道,导致呼吸音异常或引发并发症。

(3)呼吸急促与呼吸困难:肺部炎症引起气体交换障碍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根据年龄标准判断),严重时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及点头样呼吸。

(4)肺部啰音:湿啰音多见于肺泡或细支气管炎症;干啰音则可能与气道狭窄或痰液堵塞有关。

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例如,细菌性肺炎常使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支原体肺炎可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病毒性肺炎多为自限性,但在流感病毒感染高危情况下,可考虑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风险。

对症治疗

(1)退热:发热时可按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但需避免过度退热,以免抑制患儿的免疫反应。(2)止咳化痰:适当缓解咳嗽以减少患儿不适,同时使用雾化吸入或祛痰药物帮助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3)吸氧:对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患儿,可给予吸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