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急性重症胰腺炎

作者: 晏花龙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了解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

胆道疾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主要病因,其中,胆石症、胆道感染和胆道蛔虫等疾病可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此外,长期大量饮酒、高脂血症以及如腹部外伤、手术、感染等也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1)胰酶激活:正常情况下,胰液中胰酶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只有在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才被激活为有活性酶。但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胰酶可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2)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胰腺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加重胰腺组织损伤。(3)炎症介质释放: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可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肠道细菌移位: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可移位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全身感染和 MODS。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腹痛:多为突然发作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腹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恶心、呕吐:多在腹痛发作后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时可含有胆汁。(3)发热:多为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 ℃左右,如合并感染,体温可升至39 ℃以上。(4)休克:多在疾病早期出现,休克类型可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或心源性休克。(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这是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并发症,可累及心、肺、肝等多个器官。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6~1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48~72 h后开始下降;尿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12~24 h开始升高,下降缓慢,可持续1~2 周。血、尿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2)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测定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血清脂肪酶一般在发病后24~72 h开始升高,持续7~10 d。(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4)血生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血糖升高,血钙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胆石症等。但腹部超声检查受肠道气体影响较大,对于肥胖和病情较重患者,诊断准确性较低。(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胰腺坏死等。腹部CT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性较高,尤其对病情较重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该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胰腺坏死等。但磁共振成像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负担,从而缓解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大量体液丢失,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所以应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营养支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禁

食、胃肠减压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所以应及时给予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1)抑制胰酶分泌:常用抑制胰酶分泌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等。生长抑素和奥曲肽可抑制胰液和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负担,缓解腹痛、恶心等症状。(2)抑制胰酶活性:常用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有加贝酯、乌司他丁等,可抑制胰酶的活性,减轻胰腺自身消化,从而缓解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抗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肠道细菌移位等原因,会出现全身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4)改善微循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可加重胰腺组织损伤,所以应及时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减轻胰腺组织损伤。

手术治疗

(1)坏死组织清除术:对于胰腺坏死组织较

多、感染严重患者,应及时行坏死组织清除术,以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2)引流术:对于胰周积液较多、感染严重患者,应及时行引流术,以引流胰周积液,控制感染。(3)胰腺切除术:对于胰腺坏死组织广泛、感染严重等患者,应及时行胰腺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遵循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原则,逐渐增加饮食量和食物种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对胰腺的刺激。

活动指导

在康复期,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定期复查

一般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腹部超声、CT等,以了解胰腺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

自我管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管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对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包括心电图、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根据器官功能损害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呼吸功能不全时给予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时进行血液透析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MODS 患者易发生感染,应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胰腺假性囊肿

对于较小的胰腺假性囊肿,可密切观察其变化,定期进行超声或 CT 检查。如果假性囊肿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感染等并发症,可考虑行内引流术或外引流术。对于经引流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胰腺脓肿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胰腺脓肿。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脓肿引流,可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引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