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慢阻肺 让肺自由呼吸
作者: 谢天峰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如果将呼吸道比作为小溪,本来清澈见底、流水畅达,但石头、树枝及泥沙等障碍物逐渐滞留其中,导致流水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不前,这就构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基础。由于呼吸通道阻塞,减缓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进行体力劳动后尤为显著。
慢阻肺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这两种病症构成。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表现犹如溪流中淤泥堆积,导致气道发炎、分泌物增多,进而影响空气正常流通。在肺气肿病理状态下,肺部类似小溪底部出现众多气泡,弹性降低,导致空气不能有效排出,进而使得呼吸不畅加剧。慢阻肺的发生与吸烟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密切相关。因此,戒烟及减少对有害环境的暴露,是防治的核心
策略。
病因
气流受限、气道阻塞均是慢阻肺重要的病理改变,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个体易患因素(内因)、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多数慢阻肺患者中,往往合并其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病,会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慢阻肺的发病因素中,吸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烟草中含有众多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后,会引发炎症反应,时间一长就可能发展为慢阻肺。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物排放,以及日常环境中的悬浮粉尘,均会无声无息地损害肺部健康。
某些职业环境也可能为慢阻肺的发作提供条件。例如,在矿山、建筑工地或化工厂工作的人,长期与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如果不注意防护,就可能引发慢阻肺。
症状
持续咳嗽
很多慢阻肺患者在晨起时,咳嗽如闹钟般准点触发。这种咳嗽并非普通咳嗽,而是持续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咳嗽可能引发逐步加剧的不适感。
痰多
伴随咳嗽,痰液也可能增多。通常情况下,痰呈现清澈状态,而慢阻肺病患者的痰色可能会转变为黄色、绿色,甚至带有血丝。
呼吸困难
慢阻肺患者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即便在静息状态时也会感受到呼吸困难。
喘息声
慢阻肺患者在进行呼吸活动时,可能会产生“咕噜”“哧溜”等声响。这实际上是肺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因气道狭窄或痰量过多,气流受限所产生特定的声响。
疲劳感
慢阻肺不仅侵扰患者的呼吸系统,还可引发持久而沉重的劳累感。即便是轻松的步行或爬楼梯,患者也容易感到体力不支。
诊断
病史询问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会细致询问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日常暴露在有害化学成分之中等。
肺功能检查
这是诊断慢阻肺的关键环节,医生会使用肺功能仪来评估肺部的运作状况。
影像学检查
为了观察肺部的状况,有时需要进行胸部的X射线或计算机层析扫描。
治疗
戒烟
烟草摄入被认定为引发慢阻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戒烟能够有效延缓病程发展,减慢肺功能衰退的速度,有助于减轻患者呼吸不畅、频繁咳嗽等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支气管舒张剂:这类药物能够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达到扩张呼吸道的效果,进而有效减轻患者呼吸不畅的症状。异丙托溴铵是抗胆碱类药物,能够有效阻断M型胆碱受体,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得以下降,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从而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
(2)糖皮质激素:吸入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显著缓解呼吸道炎症,减轻气道的狭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呼吸机能。布地奈德是一类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炎性细胞产生抑制,使其生物学反应得以减轻,不仅能修复患者气道组织炎性损伤,减轻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影响。此外,该药物还具有维持内皮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作用,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得以减少,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该药物通过雾化吸入治疗,促使药液直达病灶组织内,将药物的浓度大大提升,从而发挥显著的抗炎功效。布地奈德作为一类能雾化给药的糖皮质激素,单次吸入3.2 mg即可抑制血浆皮质醇水平。该种给药方式可促使药物直接在气道产生相应的作用,显著增强抗炎效果,减轻气道局部的炎症反应,减少腺体的分泌,起到修复气道的作用。此外,布地奈德能与胞质内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结合,形成游离的布地奈德,也能和激素受体进行有效结合,进入细胞核内,不仅能产生抗炎功效,还能使药物在肺部的停留时间延长,使肺部局部的抗炎效果大大增强。
氧疗
对于患有较为严重慢阻肺的个体,氧气疗法是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治疗措施之一。通过给予较高比例的氧气供给,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内氧含量,缓解组织层面的缺氧状况,进而增强患者的生活舒适度及整体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慢阻肺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是提升生活品质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施专门定制的康复方案,例如加强呼吸肌肉力量的练习以及进行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呼吸肌力,扩大肺部容量、缓解呼吸不畅等问题。
接种疫苗
慢阻肺患者定期接受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接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免疫措施能够有效抵御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显著降低疾病恶化的可能性。具体来说,流感疫苗有助于防范由流感病毒引发的肺部并发症;肺炎疫苗则专门预防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肺炎问题。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和疫苗接种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治疗建议。患者可以与医生深入沟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防止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预防
避免空气污染
空气的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肺健康的影响特别大。对于居住在工业集中或交通密集地带的人,在空气质量恶化时段应减少户外活动。平时经常监测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指标,以确定适宜时机进行户外活动。有条件的家庭,可配备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成分,提升空气质量。此外,为了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在外界空气良好的时候,定期开窗通风,以促进空气循环流通。
自我保护
在职业活动中,若不可避免地要与有害细微颗粒或有害化学品接触,务必穿戴适当的呼吸防护器和眼部保护器等防护用具,能够有效拦截对呼吸系统有害的物质,确保呼吸道的安全。
健康饮食
合理的膳食搭配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进而提高肺部自我修复功能,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含量丰富的水果及蔬菜,对强化免疫系统、抵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尤其是维生素C与维生素E这类抗氧化物质,能帮助减轻肺部炎症。饮食中应确保足够蛋白质、良好脂肪及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对于保持人体机能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此外,保证充分的水分补给,能有效降低痰液浓度,缓冲呼吸道压力。
呼吸训练
嘱患者保持深呼吸,然后屏住呼吸3~5 s;双手屈曲,放置在胸壁下位置;指导患者咳嗽时用力收腹。先吸气1次,再咳3次,而后再进行呼气,中途休息5 min,继续进行第二次锻炼。指导患者缩唇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嘴,期间注意收腹,吸气比为1∶2。以上训练每日4次,每次
20 min。此外,训练内容还包括自我呼吸控制、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胸部锻炼、腹部肌肉锻炼等,以上运动时间均需要维持15 min;同时指导患者开展低强度的外围肌肉训练,包括肩膀和手臂的环绕运动、腹部以及上下肢运动等,以上运动时间均需要维持10 min。运动的频率以及次数要与患者自身情况相结合,进行适当的调整。
营养支持
营养师应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关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与患者探讨营养不良对病情造成的危害。另外,需要评估患者的体质量,和相关结果结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是识别隐藏健康风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有吸烟史、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中或者家族中有相关疾病史的高危人群来说,进行肺功能测试至关重要。采用肺功能测试方法,有助于准确判断肺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不畅、痰量增多等异常状况,应立即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
结束语
尽管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有效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其中,戒烟是根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亦不可或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存品质,恢复对呼吸功能的自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