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别让隐匿“杀手”悄然行凶
作者: 王雯菁 肖鹏浩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因此,做好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至关重要。
常见类型
食管癌
食管癌是食管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类。在我国,其高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因素之一,如长期食用过热、过硬、过辣食物,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使食管黏膜在长期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生癌变。此外,吸烟和酗酒人群患食管癌风险较高,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都可对食管造成损害。
胃癌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不良饮食习惯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经常吃腌制、熏烤食物,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会增加患癌风险。长期三餐不规律,胃酸分泌紊乱,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易引发胃癌。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生于大肠,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病因较为复杂,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内环境改变,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的有害物质刺激肠壁,增加患癌可能。肠道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肠黏膜,以及遗传因素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长期便秘患者和肠道息肉患者由于肠道内存在长期不良刺激,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早期预警信号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常见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可能会有梗阻感,开始时可能只是对固体食物有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对液体食物甚至唾液也会出现吞咽困难。
腹痛
腹痛是多种消化道肿瘤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没有明显规律,可能会间歇性发作。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绞痛或隐痛,疼痛位置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便血
便血是消化道肿瘤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这是因为肿瘤出血后血液在胃内经过消化变成黑色。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鲜红色便血,这是因为肿瘤位于直肠或结肠下部,血液未经充分消化就排出体外。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也是消化道肿瘤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是消化道肿瘤的常见伴随症状。由于肿瘤细胞消耗大量能量,患者身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即使患者饮食正常,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筛查方法
内镜检查
食管镜检查
食管镜能够直接深入食管内部,细致查看食管黏膜的形态,如是否有黏膜的隆起、凹陷或者粗糙不平等情况。同时,还能观察食管黏膜的颜色,正常食管黏膜一般呈现淡红色,若出现病变可能会有颜色的改变。一旦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立即进行活检操作,取出少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而确定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
胃镜检查
胃镜能够深入胃部,全方位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颜色。正常的胃黏膜是光滑且呈橘红色的,当出现肿瘤时,可能会看到黏膜上有肿物、溃疡或者黏膜粗糙等情况。若发现可疑病变,及时进行活检。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结肠和直肠内部的情况,包括肠壁的形态、有无息肉、溃疡或者肿物等。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及时进行活检可以确定病变是否为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
在结直肠癌、胃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CEA水平可能会升高。CEA升高并不一定就表明患有肿瘤,因为其他一些非肿瘤因素,如炎症、吸烟等也可能导致CEA升高。当检测到CEA升高时,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在多种肿瘤中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包括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CA19-9升高也不能单纯据此诊断肿瘤,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胆道炎症也可能使其升高。因此,临床诊断中需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判断。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能够对食管、胃和肠道的大致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这种方法对于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早期病变有一定帮助,如食管的狭窄、胃部的龛影等。由于其分辨率有限,一些微小的病变可能无法被发现,准确性相较于内镜检查要低,不能完全替代内镜检查。
CT扫描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在体内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这对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筛查方法,主要原理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消化道肿瘤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虽然这种出血可能是微量的,但可以通过粪便潜血试验检测出来。如果粪便潜血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存在病变,此时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胃肠镜检查等其他检查手段确定病因,尽早发现消化道肿瘤。
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一种简单、成本低廉且对人体无伤害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可以发现距离肛门10 cm以下的直肠癌病变。这种检查方法虽然简单,却能够早期发现一些直肠癌。一旦在肛门指检中发现问题,就可以进一步采取其他检查措施,如结肠镜检查。
新技术
上消化道白光内镜
上消化道白光内镜是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的基础技术和有效手段,但部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尤其是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在白光内镜下难以发现,导致其灵敏度较低、漏诊率较高。
电子染色内镜技术(NBI)
NBI属电子染色内镜技术,通过与血红蛋白吸收峰值波长相近的特定窄带光(415 nm和540 nm),提高对表浅黏膜及黏膜毛细血管网的显示能力。NBI模式下食管早期鳞癌及癌前病变病灶呈现为棕褐色,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特征,有助于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