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如何治疗

作者: 付兴龙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如何治疗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临床常见病,虽然对患者的生命不会造成威胁,也不像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有较高的致残率,但是诱发活动障碍,对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骨关节退变损伤、营养状态、气候以及职业因素等存在关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发病原因上划分,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那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如何治疗呢?

中医治疗

中药内治法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治时,一般是根据对痹症和骨痹的判断采取辨证治疗。从该病的表现来看,大多数患者存在肝肾亏虚和血瘀痰湿的问题,所以中药内治主要目的是帮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补益肝肾、养经护脉,最终实现活血化瘀。

药方一:壮筋活血汤。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肝肾问题,并通过疏经通络的辅助性作用,保证胶原的正常含量,从而减少软骨中的含水量,有效抑制软骨蜕变。

药方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病程阶段。早期治疗过程中,需要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通过通经疏络、祛风除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常见药方为化瘀定痛汤。中晚期治疗过程中,以养血荣筋、补益肝肾为主,应用温经通络和理气散的中药化瘀温经,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关节中以及骨内高压,从而减轻症状。

药方三:益肾消痛丸。该药方的主要药用价值在于补肝肾、祛湿,能够迅速改善积液问题,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药方四:活血止痛胶囊。主要成分包括当归、黄芪、白术、羌活、乳香和没药等,能起到补气养血、温经疏络的效用。

药方五:当归四逆汤加减。辨证治疗,有效改善患者气滞血虚的问题。

中药外治法

通过药物与热力的综合作用,使用中药熏洗法和中频直流电,保证中药有效成分能够直接导入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病变部位,能有效改善关节滑膜炎问题,促进骨内微循环,降低骨内压。该疗法通过不断改进,已经应用较为广泛,其使用的中药大多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散结和活血化瘀等功效,包括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生艾叶等,还多见花椒、当归、红花、川芎、牛膝、羌活、独活等,需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应用。

针灸推拿治疗

通过针灸推拿能够起到增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机体免疫水平、改善疼痛的功效。在选取合理穴位的同时,需要使用正确的针刺技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症状。通过针灸对深部组织进行针刺后,再进行提插捻转等,使患者的局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引发粗神经纤维的活动,有效控制疼痛。不仅如此,患者在接受针刺后,自身的5-羟色胺与吗啡样的物质水平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保证中枢下行抑制系统的出现。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患者身体亏虚以及痰湿、血瘀存在较为明显关联。从患者实际病情出发,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中,急性期一般采取温和的治疗方案,慢性期则采取补足的治疗方案。

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治疗主要是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粘连部位剥离开来,同时处理疤痕,改善肌肉痉挛,帮助解除患者血瘀气滞的问题。此外,能够明显改善软骨边缘骨质增生,减轻关节部位压力,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要求操作人员熟悉膝关节内部的结构,以免操作不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功能锻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膝和肌肉伸缩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肌肉废用性萎缩,另一方面是肌肉保护抑制的结果。膝盖伸屈水平的下降,会导致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同时,受到膝盖周围肌腱以及韧带组织强度的不良影响,破坏了关节稳定性。而膝关节一旦缺乏稳定性,会引发胫股关节、髌股关节位置出现异常的应力分布,导致骨关节炎恶化。基于此,无论是改善肌萎缩、关节不稳和疼痛,还是提升关节功能性水平,都需要积极展开肌力锻炼。

西药治疗

镇痛药物治疗

现阶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两个大类,即麻醉性镇痛药物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物。麻醉性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右丙氧芬、可待因、吗啡等;非麻醉性镇痛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舒林酸、阿西美辛等。关节疼痛并未完全由于滑膜炎引发,在骨内压不断上升、软骨下微骨折、骨赘形成以及肌肉痉挛和韧带牵拉时也会出现。因此,常认为短期阶段可以通过阿片类镇痛剂进行治疗。从实际情况来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镇痛效果与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较为有限,但是不会出现全身不良反应,且在炎性疼痛治疗中产生的效用更强。

注射治疗

目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有痛点注射与关节腔内注射两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出现局部压痛,因此需寻找具体痛点,通过局部注射麻药的方式改善疼痛,每周一次,次数控制在3~5次,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改善炎性渗出,缓解肌肉痉挛。

总而言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较多,一般是在单一疗法基础上,多项疗法并举,最大程度保证治疗的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