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讲述心脏康复治疗

作者: 石韵

心脏康复治疗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可有效延缓或扭转动脉硬化的进展,改善缺血性心功能,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重新进入社会。

心脏康复的历史与现状

心脏康复治疗属于发展中的学科,起源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活动。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椅子疗法”以来,到六十年代“前期活动分级”,七十年代“依靠运动疗法”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疗法”的发展,人们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和研究也在逐步加深。目前,世界上心脏康复治疗比较成熟的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采用三期康复、出院前的门诊和返工;新加坡对心脏康复采取电脑管理;加拿大则采用的是远程媒体,由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康复。然而,国内90%以上的医疗部门仍然没有完善的心脏康复护理,关键因素是没有一支心脏康复的专业队伍。此外,心脏康复治疗发展受到限制还和我国医保政策不健全、医保范围涵盖狭窄,以及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不了解密切相关。

心脏康复的内容与核心

心脏康复就是锻炼、教育与心理康复治疗有机融合,主要涉及病情评估、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进行运动治疗、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胡大一教授曾指出,全面的心脏康复应包括五方面:(1)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2)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好患者的社会因素;(3)对患者血压、血脂与血糖及个体化用药等进行管理,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营养咨询、运动咨询等帮助;(5)强化职业康复与照护,最终让患者能重新劳动,重返社会。在此背景下,中国康复协会心脏康复分会归纳出五种体育处方,即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和药物处方。其中,运动处方因安全、有效,居于康复治疗整体的中心位置。康复医师要视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的类型、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等,指导和监督患者进行合理、安全的康复运动。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心肌毛细血管的增殖,使其变大、变粗,还可以改善心肌的适应能力,增加冠脉弹性、血液供应和心脏储备。大量研究表明,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和心脏外科手术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能从合理的运动康复训练中受益。

心脏康复治疗的好处

治疗上更加全面

大多数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要接受药物和手术治疗。而接受心脏康复治疗,能巩固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血管疾病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往往要终身治疗。心脏康复治疗主要的目的之一是让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个整体认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力求实现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全程关怀,综合治疗。

减少患者对药物和手术的需求

大部分患者在进行心脏康复,得到了较好的综合疗效,减少了药物用量,能够减缓或降低因疾病进展所需的手术治疗。

心脏康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旁路移植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瓣膜修补或置换后、接受心脏移植或心肺移植,以及稳定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和III级),且不伴有复杂心律失常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禁忌证

不稳定性心绞痛、失代偿性心衰、重度梗阻性心肌病、体循环及肺循环栓塞、重度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或者二尖瓣狭窄、心腔内血栓、新生血栓性静脉炎、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未予控制感染性疾病、肌肉骨骼病变等,这些患者都无法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随着心脏康复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适应证将会继续扩大,而禁忌证也将逐步下降。

心脏康复临床治疗“三部曲”

住院期

患者入院时的心脏康复治疗,也称院内康复,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以住院患者为主,主要为了帮助患者理解有关治疗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后,慢慢恢复体能以满足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住院期。康复医生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后,会及早帮助患者开展康复活动,如通过床上、床旁活动及走台阶等活动上下肢。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的各项活动均要在心电图及血压密切监测下进行。

出院早期

往往在患者出院后2~6周开展,持续时间3~6个月。这一阶段,患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当不良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后,逐步进行身体锻炼,最终使体能恢复到中等以上水平,以便能够处理后续日常工作。医生会对患者的吸烟、体重、血糖、血脂、血压、运动能力、吃药等指标进行评定,并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维持与随访期

多在患者出院半年内进行,持续终身。此阶段以巩固早期心脏康复治疗为主,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吸烟、体质量和血脂、血压、血糖,帮助患者定期进行身体锻炼,最后达到生理和心理的最佳状态。心脏康复近期目标主要是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储备,减少负面心理影响,改善生活质量,融入社会。长期心脏康复治疗目标更加重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总之,医护人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确保在最佳时间,将最有成效的心脏康复治疗带给患者,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对心脏疾病风险评估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高临床预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