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 王勤业

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长期负重、受到撞击、摩擦等发生损伤和退行性变化所致。本文将围绕骨关节炎的症状、预防以及治疗进行简要说明。

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

手指骨关节炎

手指骨关节炎是指一根或多根手指肿胀、疼痛,指尖关节及近端指关节出现骨膨大,常见于中年女性。患者每日晨起时,会出现指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后会逐渐好转,疼痛不明显,但可能会伴有轻微麻木,时间久了会出现对称的结节,从而造成手指变形,并形成小囊肿。部分病情变化严重或常出现用力过度的患者,会引起急性红肿或疼痛。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炎为单侧或双侧性,常见于体重超标患者,女性较多。在走路、站立以及坐下时,会感觉膝关节酸痛,活动后症状随之消失,这属于早期表现。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难以通过活动来减轻酸痛,而且爬楼梯、下蹲、坐起都很困难,需要利用双手支撑在膝盖上。当行走过多后,膝关节会出现肿胀,且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更长,甚至能抽出部分黄色的液体。关节活动时会出现响声,这是因为滑膜和关节囊的损伤较大。若关节内形成游离体,关节内半月板撕裂,还会对关节的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出现“关节绞锁”的情况,最终导致膝关节变形,如屈曲挛缩、O型腿、X形腿等,严重的甚至必须靠拐杖辅助行走。

脊柱骨关节炎

脊柱骨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脱水以及椎间隙变窄,骨质受损造成骨赘增生,通常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症状,病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部分属于慢性病程,但也可能是由于损伤、突然活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急性发作。在颈椎,枢椎关节周围的骨赘会在神经根穿过椎间孔时,受到压迫引起局部颈部疼痛,能放射到前臂与手指,可出现手指麻木、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在椎体后边缘的骨赘可能会压迫脊髓,导致下肢和上肢的麻木、无力,严重情况会造成四肢瘫痪。通常,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胸椎的病变发生较少。在腰椎中,椎间盘突出常发生在L4~5,L5~S1的部位,常见症状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多发生于扭伤、抬重物以及用力弯腰等情况。体检时有局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出现感觉、肌力、腱反射等变化。脊柱的骨关节炎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侧凸、骨折、骨结核等。

髋骨关节炎

髋骨关节炎在我国比较少见,通常是一种全身退行性关节炎,常见于50岁以后的人群,男性比女性多。髋关节炎会引起腹股沟、臀部、大腿外侧的疼痛,晚期会出现跛行,下肢短缩,行走疼痛甚至无法行走。

骨关节炎的治疗误区

大部分骨关节炎患者误以为仅仅是关节炎症,疼痛时只需服用一些止痛药即可,对关节之外的其他身体改变却不重视,以至于在治疗时出现许多误区。

只知关节疼痛,不知全身危机

大部分骨关节炎患者不清楚关节潜在的危机,从而错过早期的治疗时机。如很多患者腰背存在反复酸痛不适,自认为是腰肌劳损,服用止痛药后有所缓解,没有及时到医院治疗,直到病情严重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对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胡乱用药,错过良机

不少患者以为骨关节炎就是要服用头孢类或者青霉素类消炎药。其实,上述消炎药是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而骨关节炎是无菌性炎症,服用抗生素类消炎药是无效的。

不遵医嘱,不规范治疗

有的患者不遵医嘱,不坚持服药,且不定时去医院复查,等症状好转后停止用药,造成病情反复。像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都要长期服药和按时复查。复查的目的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了解是否存在用药副作用。因此,患者需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做好复查。

骨关节炎的治疗选择

骨关节炎早期主要采用保守疗法,如改变生活习惯,包括减肥、减少负重、游泳、骑车等。不要做使病情加重的锻炼,如爬山、爬楼梯等。加强对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使膝关节得到稳固,改善关节的营养状态。可以用拐杖、护膝等工具,对治疗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药物治疗

(1)可以使用抗炎药物缓解炎症。(2)对于关节炎造成的疼痛,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胺或硫酸软骨素。(3)关节内注射激素类药物可以缓解局部关节的炎症。(4)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也可以缓解炎症,同时能对粘弹性物质进行补充,使关节液的成分得到改善。(5)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需使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6)也可利用中药治疗,起到强筋壮骨、舒筋活血的作用。

外科治疗

如果经6个月的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治疗。(1)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利用纤维光技术,可以让医师通过纤维窥镜观察关节内部的改变,从而消除炎症,恢复受损的软骨。(2)在膝关节附近进行截骨手术,可以纠正关节不正常的力线,预防关节炎的恶化。(3)病情严重或晚期患者,存在手术指征者,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4)对于局限性的软骨损伤,可进行软骨移植手术,也可在关节镜下实施。

骨关节炎的预防

早期预防

(1)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导致关节的正常组织发生变化,加剧膝骨关节炎。

(2)注意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比如蛋类、豆类、瘦肉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比如蔬菜类、水果类。

(3)加强保护。注意日常居住环境,避免在风口或地板上睡卧,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减少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

(4)避免伤害。避免反复多次跪姿、蹲姿等,以此减少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减少爬山、爬楼梯等活动,以预防关节扭力和负荷的加大。

中期预防

(1)降低关节软骨细胞的死亡和基质的流失,避免对关节软骨造成磨损,从而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

(2)减少滑液中的炎症成分,快速减轻疼痛。

(3)尽量使滑液达到平衡循环,缓解肿胀。

晚期预防

(1)平时要注意减少关节的负重,可做轻柔缓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但尽量不要做半蹲姿势。

(2)进行适当的膝关节锻炼,但要在不负重或负重少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时间。

(3)可进行游泳锻炼。身体在水中漂浮时,体重不会对关节有影响,不仅能活动关节,还能锻炼肌肉,提高抗病能力。

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在更年期后,老人的骨质流失引发的退行性疾病明显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老人对骨关节炎的认知较低,往往误认为是风湿,每当关节疼痛时就会盲目治疗,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此,需要加强骨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普及,使大家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