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的临床观察

作者: 成帅,丁长霞,刘红梅,吕双云,刘容慧

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的临床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6月~2021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相关量表评分、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IL-6、IL-23、TNF-α、红细胞沉降、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ADL评分、5-HT、NE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相关指标。

关键词:血府逐瘀胶囊;艾司西酞普兰;脑梗死;抑郁;中风;郁证

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总发生率高达20%~40%[1],其中病程1年的患者抑郁发生率达50%~60%,并且已经成为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研究以2019年6月~2021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1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1.63±9.56)岁;脑梗死病程11~28个月,平均脑梗死病程(15.38±8.41)个月;抑郁病程1~4个月,平均抑郁病程(2.44±1.39)个月。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9.41±9.82)岁;脑梗死病程12~26个月,平均脑梗死病程(14.47±9.34)个月,抑郁病程1~5个月,平均抑郁病程(2.39±0.9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有卒中病史;发生在卒中后1年,持续1周以上出现≥3项症状(必须符合①)。①经常情绪低落(自我感觉或者被发现);②日常生活不感兴趣,丧失愉快感觉; ③精力减退,持续疲乏感; ④精神运动性迟滞或者激越; ⑤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感,达到妄想的程度;⑥缺乏决断、联想能力,思考能力下降;⑦反复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⑧失眠、早醒,或者睡眠过多;⑨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如果持时间超过2周出现>5个症状,为重度卒中后抑郁。

排除标准:近3个月服用抗抑郁药物;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障碍疾病;对研究药物过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基础上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生产厂家: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每次10 mg,每日早餐时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胶囊(生产厂家: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2020223,0.4g/粒)每次6粒,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继续进行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方面的对症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相关量表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后抑郁症程度,具体包括体质量、睡眠障碍、焦虑、激越、认知及昼夜障碍、有罪感、绝望感等,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质量,包括日常认知、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精神状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4~5]。

(2)比较两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

(3)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沉降、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

(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用药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明显改善,抑郁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降幅≥50%,HAMD评分改善幅度61%~90%;有效,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有改善,抑郁症状有减轻,NIHSS评分降幅15%~49%,HAMD评分改善幅度31%~60%;无效,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未见改善,抑郁症状未见减轻甚或加重,NIHSS评分降低≤14%或增加,HAMD评分降低≤30%或升高。

(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L-6、IL-23、TNF-α均降低,5-HT、NE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IL-6、IL-23、TNF-α、NE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沉降、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3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经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仍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出现认知能力和记忆功能下降、言语功能障碍、肢体偏瘫、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长此以往,患者负面情绪累积、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容易导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总病机为气机郁滞、血行瘀阻,治宜活血化瘀行气解郁。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有效干预气滞血瘀证[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能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平滑肌紧张性,故适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IL-6、IL-23、TNF-α、红细胞沉降、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ADL评分、5-HT、NE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5)。 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胶囊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1] 岳祥海,孙新刚,梁蔚骏,等.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2):1790-1794.

[2] 谢均,范振国,晏玉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254-256.

[3] 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8):685-693.

[4] 陈烈冉,张保朝,付国惠.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乌灵胶囊对合并抑郁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3):527-529,535.

[5] 李雯,曹连平.温胆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抑郁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0):136-139.

[6] 陈光,何浩强,胡坤,等.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气滞血瘀证患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医杂志,2019,60(17):1476-1481.

[7] 刘建红,管继平.血府逐瘀胶囊的临床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1):64-6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