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评价
作者: 冯国峰
摘要:目的 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7年10月~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30)和观察组(血必净治疗,n=30)。比较两组炎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WBC、CRP及P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病情积分及血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病情积分及血氧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增强临床疗效。
关键词:血必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性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症之一,患者体力水平呈持续下降状态,同时该病治愈难度大,现有的治疗方式多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证候为主。由于该病持续损害着患者的劳动能力,使其承担着巨大的经济负担[1]。目前,临床上尚不清楚有关该病的病因,考虑原因与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化学及粉尘等物质的吸入有关。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部表现为急性应激状态,导致自身释放多种炎性反应,促进自身的炎性进程,在反应的过程中,机体肺部的结构将发生破坏,最终导致患者肺部结构发生改变。临床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常采取常规抗炎方式根治,但随着当前抗生素的应用愈发广泛,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逐年下降。
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肺胀”“痰饮”范畴,病机呈标实本虚的特点。发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表现为肾、脾、肺三虚,临床症状则以“瘀”“热及“痰”为主[2]。血必净注射液中,含有多种能够减轻机体损伤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7年10月~2022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共计6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5.07±6.6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3~92岁,平均年龄(76.53±9.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条件:受试者均满足《肺部疾病学》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确诊标准;年龄≥50岁;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剔除伴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研究用药过敏者;对治疗药物高敏的患者;未能全程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支持、扩张支气管及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必净注射液10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4 d后观察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炎性指标:WBC、CRP及PCT。(2)病情积分及血氧指标:记录病情积分,分值越高代表病情越差;血氧指标包括PaCO2及PaO2。(3)临床疗效:按照(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占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比进行判定。显效:总积分降低70%~89%,且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总积分降低30%~69%,且客观指标有所改变;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者,且总积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
用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情积分及血氧指标比较
用药后,两组病情积分及血氧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当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时,其机体炎性反应程度有所差别。当患者合并感染、劳累或其他疾病加重时,易导致病情急性加重。一般来看,合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多伴有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若未对其炎性反应症状予以改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概率将显著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发病时,其机体的炎性反应症状较为明显,在肺内细胞处广泛存在着T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改变,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其次为凝血功能异常,即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机体系统中的纤溶系统及抗凝能力被抑制[3]。一般来看,凝血功能越紊乱,患者的预后水平越差;最后为免疫功能紊乱。该类存着主要存在着T细胞亚群平衡失调的改变,易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使机体通气功能始终难以得到改善[4]。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喘证、肺胀、范畴。《内经》中[5]指出,本病病因与体质因素及饮食为主。从该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上看,疾病早期以肺脾虚为主,而后伤及脾脏,因脾虚导致机体气机无法运化,最终将导致COPD的病情加重,出现血瘀、水饮及痰浊的现象,三者相互混杂,最终生成疾病。患者在疾病稳定期时,其机体炎性因子呈现为稳定水平,而当机体受到外界邪气入侵时,则机体炎性因子变化的水平较为剧烈。此时患者机体兼具“瘀”“热”及“痰”的证候,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清热祛痰为辅。
从临床疗效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注射液的药物组方是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进行配比,并提取出川芎、红花、赤芍、当归及党参等5味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共同配比组成的一种静脉注射用复方制剂[6]。全方联用具有菌毒并治、活血化瘀、固本扶正及清热解毒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具有保护机体脏器功能、改善微循环、抗炎性介质、清除氧自由基及拮抗机体内毒素等效能[7]。从炎性指标变化上看,用药后两组WBC、CRP及PCT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PCT在细菌性疾病发病的早期能够被检测到,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相关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内毒素在本研究中疾病致病的病理机制中十分重要,其能够直接引发PCT数值的改变,进而诱导后续炎性进程的发展。内毒素在中医学中被归于“毒”的范畴中,方中丹参、川芎、赤芍及红花则具备消除内毒素、溃散毒邪及化瘀活血之功[8]。
从血氧指标的变化上看,研究组血氧指标变化水平更为优异。血必净通过抑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拮抗内毒素[9],机体内毒素水平降低,也可激发机体良性调解抗凝的效能,改善机体内部血流分布及肺功能,根本原因在于内毒素中的“毒”被清除,瘀血证候得以改善。方中红花能够祛瘀活血止痛,川芎能够活血化瘀、祛风,赤芍能止痛消肿、凉血、祛除血分之热,丹参能祛瘀以生新。诸药合用可活血化瘀,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气流受限,使机体能够摄取更多的氧气成分,最终改善血氧指标。
综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增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龚光远,欧红,张文军,等.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22,31(4):105-108.
[2] 罗冬冬,何良勇,周万宝.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0):9-11.
[3] 李伊倩.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9):141-144.
[4] 宋志香,李刘坤,李兴广.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MRSA 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20(11):1596-1598.
[5] 刘源,梅建强,施保柱,等.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4):385-389.
[6] 李海勇,王海燕,刘丽静,等.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脓毒症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肝功能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7):24-28.
[7] 仝娟,靳小永.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及甲泼尼龙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3):319-321.
[8] 罗辑.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5):153-154.
[9] 周承,敬春燕,刘梅.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