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堵管中的应用
作者: 罗桂莲,刘海梅,彭露
摘要:目的 研究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依照不同的堵管处理措施分为观察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与对照组(常规持续性引流),比较两组堵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堵管1例(4.0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堵管6例(24.00%),观察组组间堵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以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来实施间断性引流,可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堵管事件的发生,保证正常引流,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节约社会资源。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渗出性胸腔积液;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
胸膜炎症渗出所导致渗出性胸腔积液,集中在肺肿瘤和肺结核患者中常见。治疗时需要将积液抽出并实施减压,同时行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病理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安全性高,置管后仅需要每天打开导管调节夹实施引流即可,无须反复穿刺,减轻了对患者的损伤,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收益良好[1]。但是,中心静脉导管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积液内的血液、絮状物容易在细长的导管内沉积、结块造成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后再疏通不容易,患者面临再次置管,增加机体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因此,临床一直在积极探寻有效的堵管预防措施,以减少引流期间堵管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引流顺畅,避免二次置管,节省医疗资源。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堵管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依照不同的堵管处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32±2.67)岁。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1.25±2.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渗出性胸腔积液且符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指征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靶器官严重性疾病者;沟通障碍者;孕期、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管常规置管,详细告知患者治疗目的与具体操作,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手卫生后戴无菌手套。超声定位穿刺皮肤,常规选择腋后线6~8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无菌下置管成功后敷贴固定,引流时导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缓慢引流,引流过大、过快可引起纵膈摆动与复张性肺水肿。
对照组接受常规持续性引流。观察组常规置管后实施间断放液配合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来预防堵管,将持续性开放引流改为间断引流。当引流液达到一定量之后夹闭,同时进行一脉冲式冲洗器冲管,视情况封管一段时间后再次开放引流。具体操作为:在每次放、抽液后套上肝素帽,采用CVC或PICC封管技术,即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接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脉冲式冲洗导管,将导管内引流液冲干净,剩余1~2 ml生理盐水时夹闭导管,将针梗退出至针尖钭面在肝素帽内,再将剩余冲洗液推入导管,形成正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堵管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堵管1例(4.0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堵管6例(24.00%),观察组堵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渗出性胸腔积液常见于肺结核与肺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为胸膜病理性炎性渗出胸腔积液。恶性肿瘤性渗出性胸腔积液集中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发生,且增产迅速,极易累及与压迫周围相关脏器,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针对渗出性胸腔积水患者常选择胸腔置管引流,治疗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在门诊局麻状态下即可进行,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恢复,治疗期间可长期置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增加不适,安全性较高,临床收益良好[2]。近几年,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在超声定位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了胸腔置管引流治疗安全性,逐渐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
传统胸腔置管引流所选择的引流管通常为内径较大的一次性硅胶套管,此种导管的优势在于胸腔引流的效果比较彻底。但置管时需要行侵入性手术操作,会对患者的肺部产生强烈刺激、损伤较大,且置管期间患者胸管与置管的切口横径一般难以吻合,管道周围液体渗透明显,感染风险较大,患者行动不便,不适感强烈。同时,拔除引流管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愈合,形成窦道的风险较大[3~4]。因此,引流时间不能过长,也不可反复使用。
目前,临床针对渗出性胸腔积液常以胸腔持续性引流进行治疗。可选择的引流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心导管、猪尾导管、一次性胸腔引流导管和胸腔穿刺套件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为中心静脉导管,优势在于导管弹性良好且组织相容性优越,可长时间留置,感染率较低。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的导管材料为特种聚氨酯,该种材料在正常体温下可自动软化,对机体皮肤的刺激较小,且穿刺点周围的渗漏情况较少,患者更换体位不会引发疼痛,因而治疗舒适度较高。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的硬度良好,不易发生压扁情况,患者活动时的体位不会受到限制,从侧面可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可反复留取标本,可动态化观察胸腔积液引流情况,在引流期间还可以为患者予以进行持续性胸腔抗生素药物输注,以此强化治疗效果,对于体弱或老年患者非常适用[5]。但此种导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导管管腔质地柔软、狭窄,容易发生弯曲,加之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极易在引流期间引发引流不畅的情况,甚至出现堵管。引流管堵管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需要拔管后再次置管,增加患者的病痛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浪费医疗资源。相关临床研究显示[6],置管前在导管末端1 cm处的不同地方剪4个侧孔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改良,获得了一定的强化效果。另有相关研究对渗出性胸腔积液引流实施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方式,认为引流管堵塞或者要实施胸腔药物注入时,可以在不取掉引流袋的情况下接通另一个接头,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注入药物,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可强化硬度,进而不会发生折叠与扭曲,一定程度上也可保证引流通畅。
除上述以外,想要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患者堵管事件的发生,保证引流通畅、顺利,不仅需要持续改进相关技术,还需要加强胸腔置管引流的管理。一般情况下,胸腔置管是借助远端连接引流袋收集胸腔积液。这一过程中是否需要负压操作,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界定。相关学者认为[7],连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器、负压引流器,持续性负压引流胸腔积液,适当的负压吸引有助于维持胸腔内的负压,促进积液排出、促进肺部复张,符合生理状态。另有研究认为,单纯依靠重力进行引流患者的体位会影响液体的排出。因此,在引流期间需要适当选择负压引流,避免人工挤压导管,同时避免体位变化对引流造成的影响。连接穿刺管与负压装置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堵管的发生,进而能够避免由于引流而引发的逆行性风险。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胸水一次引流量不得超过600 ml或1000 ml。有学者认为[8],将中量以上的胸腔积液一次性抽取干净,能够明显恢复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分次抽取的优势更加显著。另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尽量保证一次性完成积液的抽取。同时另有报道认为[9],每次引流量超过1000 ml,最多的一次引流量如果达到4000 ml,这时患者需要尽快解除积液导致的压迫症状,同时保证患者胸腔内注射药物速度的提升。此外,目前,临床针对胸腔置管引流每天完成之后是否需要撤除引流管尚无统一的要求。部分研究人员认为[10],达到每日的引流量后,可选择肝素封管,外接肝素帽,以有效避免导管堵塞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肝素是在哺乳动物体内是所提取的一种黏多糖,与蛋白质分离后具备抗凝、抗血栓、降脂等多种生理活性。肝素钠提取于猪的肠系膜或牛肺,属于硫酸氨基葡萄糖钠盐,在体外可抗凝,能够抑制引流管内的血栓或残渣,阻碍纤维蛋白原及蛋白质聚集,保证引流管通畅。当引流液达到一定量之后夹闭,同时进行一脉冲式冲洗器冲管,视情况封管一段时间后再次开放引流,在每次放、抽液后套上肝素帽,采用CVC或PICC封管技术,即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接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脉冲式冲洗导管,将导管内引流液冲干净,剩余1~2 ml生理盐水时夹闭导管,将针梗退出至针尖钭面在肝素帽内,再将剩余冲洗液推入导管,形成正压。将其与常规置管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仅有1例(4.00%)患者发生堵管,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可见,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能够有效避免引流期间堵管事件的发生,规避了二次置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以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式正压封管来实施间断性引流,可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堵管事件的发生,保证正常引流,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节约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 吴丽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4):40-42.
[2] 刘晓丽,王茂娟,黄霞红.三通连接小时集尿袋在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8):3956-3958.
[3] 黄冬云,许文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胸膜腔引流物检查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64,66.
[4] 仲扬荣.J型医用导管在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11):103-105.
[5] 曾丽赣.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6):2283-2284.
[6] 钟红红,赵丽青,孙丽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2):207-208.
[7] 丁家新.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6):42-43.
[8] 宋瑞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94,96.
[9] 罗文昭,唐毓宜,韦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74,77.
[10] 刘士源,赵锋,李谦,等.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真空负压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0,17(12):124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