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作者: 王雅萍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以负面情绪、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常伴有意志活动减少、思维反应迟缓、身体状态不适以及睡眠障碍等。临床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及家属一味采取药物治疗,从而忽略日常的基本护理,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让抑郁症不再抑郁。

发生因素

性格因素

遇事容易悲观、自信心较差、过于担心身边的事情,这类人群在遇到应激事件后,对心理的刺激会更加敏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遗传因素

有亲人患抑郁症,那么家族成员中患有抑郁症的概率会比较高。但并非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并不是导致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生化因素

脑部生化物质发生紊乱,是导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神经递质出现紊乱,且睡眠模式与正常人有很大差异。

主要症状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核心症状群、躯体症状群以及心理症状群等方面。其中,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以及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但这类典型症状并不会同时出现。

核心症状群

(1)兴趣减退。对于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兴趣下降;对以前的爱好丧失了热情,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也不能够从日常活动中收获乐趣。即便是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情,如看电视、看书,也只认为是消耗时间,无法从中获取快乐。

(2)情绪低落。伴随着忧伤和苦恼,常常会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感觉度日如年,几乎每天心情都很糟糕,且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躯体症状群

(1)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较浅,且早醒、多梦,睡眠感有所缺失。

(2)饮食障碍。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有所减轻或暴饮暴食。

(3)精力丧失。表现为无精打采、过于疲乏、行为懒惰。

(4)抑郁情绪。常常在每天早晨起床后有所加重,在下午到晚上有所减轻,即晨重夜轻。但也有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早起时症状减轻,反而到了下午、晚上更加严重。

(5)身体不适。可能会存在背部、头部等任何部位的疼痛,同时还有出汗、口干、心慌、胸闷等多种躯体不适感。

心理症状群

(1)焦虑。表现为担心、心烦、紧张、胡思乱想、失控等。

(2)思维迟缓。自觉反应迟钝,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突然中断、难以决断的情况,不仅语言减少,语速也会变得缓慢,严重时会出现交流障碍。

(3)认知障碍。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不足,且注意力下降,处理事情的能力减弱,对自我不够关注,对周围的环境也漠不关心等。还会有“三无症状”:无助,即感觉到无能为力,孤立无援;无用,降低自我评价,认为生活毫无价值和意义,充满了失败;无望,认为将来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日常护理

用药护理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很多患者对抑郁症认识不足,自觉病情好转就擅自停药、减药,导致复发。因此,家属需向患者告知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密切监督患者用药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和处理用药方案等,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

心理护理

全面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语言、情绪以及思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病情,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其参与他们喜欢的事情,跳舞、唱歌、下棋等娱乐活动,以激发患者的生活热情,减少抑郁症产生的孤独感。

安全护理

抑郁症患者容易对生活缺乏信心,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甚至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家属应当做好各项安全护理措施。首先,与抑郁症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给予温暖;其次,从情感上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在生活中密切关注抑郁症患者的行为,严格保管好一些危险物品,如刀具、绳子,以免抑郁症患者发生意外。

生活护理

抑郁症患者常常对生活提不起兴趣,表现得非常慵懒,不注意个人卫生,连洗漱、洗澡等都不愿意做。此时,家属要监督并协助患者照顾好个人卫生。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尽可能鼓励其参与劳动。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但有些抑郁症患者会用持续且大量的工作来惩罚自己,此时家属应当劝服其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平时可让患者多听轻松的音乐,陪同其去公园散步等,对改善抑郁症症状非常有效。

饮食护理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因为抑郁情绪而不思饮食,甚至希望通过拒绝饮食达到消极死亡的目的。所以,需要加强抑郁症患者的饮食护理。家属应督促患者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做到食物可口,以增强患者食欲,从而有更好的体质战胜疾病。

睡眠护理

抑郁症患者常伴随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早醒来。针对这种情况,家属应当多陪伴、安慰、劝说,让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帮助消除焦虑,从而改善睡眠。

健康指导

对抑郁症患者开展健康指导,可改变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改变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此外,护理人员也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让家属也了解抑郁症的应对方式,以便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