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 张小康
摘要:目的 分析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降糖药、雷珠单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内皮素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蜜环口服液辅助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清血流量,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关键词:银杏蜜环口服液;糖尿病;眼底病变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与机体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有关,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中期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视物模糊等症状,晚期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甚至失明[1]。根据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主要病因,临床通常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该疾病,雷珠单抗是应用广泛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患者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避免病情恶化。有研究表明[2],单纯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疗效有限,虽能抑制新血管生成,但不能快速恢复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损伤,还需联合其他药物增强疗效。
临床研究报道[3],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阻断血管收缩素的释放和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还能扩张微血管,促进局部血液流通,减轻毛细血管阻力,保护视网膜功能和结构。银杏蜜环口服液是一种复方制剂,由银杏叶提取物、蜜环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性损伤。本研究将银杏蜜环口服液应用于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淄博医疗区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
参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41±6.74)岁;糖尿病病程2.8~15.7年,平均病程(8.94±2.48)岁。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66±6.82)岁;糖尿病病程2.9~16.2年,平均(9.13±2.55)病程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4]中糖尿病眼底病变诊断标准;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患病前视力正常。
排除标准:对雷珠单抗、银杏蜜环口服液等此次研究所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中途放弃治疗或退出研究;拒绝随访;合并精神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眼底激光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降糖药、雷珠单抗等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44024853)降糖,初始剂量0.5 g/d,每周增加0.5 g,逐渐加至2 g/d,分次服用,并坚持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合理运动;分别于术前3 d、激光手术结束当天、治疗后1个月采用抗生素滴眼液冲洗结膜,表面麻醉,使用注射器于巩膜边缘4 mm处穿刺进入玻璃体腔,并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60002)0.05 ml,注射后棉签按压1 min。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银杏蜜环口服液(国药准字H20013079)治疗,口服,20 ml/次,3次/d。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采用血糖检测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离心速率3000 r/min,半径10 cm,时间5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3)视力:采用标准化LoMAR视力表评估和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水平视力,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x±s)表示,并分别行χ2、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视力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其中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损害较严重。高血糖和糖代谢紊乱损害视网膜微血管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视网膜抗氧化能力降低进而损伤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多种细胞因子大量生成,通过信号转导形成复杂网络系统,导致新生血管产生,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引起细胞凋亡,改变血流动力学,最终造成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5]。由此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与渗漏的主要原因,故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为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的热点。雷珠单抗是临床治疗眼底病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改善眼底病变,减少视黄斑区血管的渗漏与视网膜心血管的生成,但是该药物操作较烦琐,价格昂贵,对缓解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局部缺血缺氧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临床试验证实中医药能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局部血液微循环,保护视网膜血屏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抑制炎症和氧化状态的优势,可与雷珠单抗协同互补[6]。
糖尿性眼底病变在中医学上属于消渴目病,是因消渴病引起的雀盲、内障,由于消渴日久,精亏液少,不能上承目络、目精失养而发病,可归属于“暴盲、视瞻昏渺”等范畴,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故治疗宜活血通络、滋补肝肾[7]。银杏蜜环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其所含的银杏叶提取物具有通脉活络、活血化瘀功效,能扩张血管,可增加血流量,改善机体微循环;蜜环粉具有祛风通络、息风平肝的功效,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眼底血液循环,有效改善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与赵晓明等[8]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提示银杏蜜环口服液辅助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降血糖效果更显著。银杏蜜环口服液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及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该药物微循环改善的间接影响有关,具体原因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显著改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雷珠单抗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减少新生血管对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银杏蜜环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眼底超氧阴离子,保护损伤的内皮细胞。此外,银杏蜜环口服液还能降低氧化酶活性,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凋亡和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并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及受体的表达,改善血管通透性,保护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银杏蜜环口服液促进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视力改善的效果较显著。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可以长时间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缓解视网膜血管闭塞,降低黄斑水肿厚度,缓解视网膜病变而引起的视力下降,同时配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视网膜的损害,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中采用银杏蜜环口服液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参考文献
[1] 苏艳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应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132-134.
[2] 赵艳霞,王爽,鞠家君.八珍汤合五苓散加减联合雷珠单抗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自觉症状及视网膜功能恢复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4):385-388.
[3] 钱杨杨,朱国琴,王文健,等.银杏酮酯及其制剂的临床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21,43(4):998-1003.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4):241-247.
[5] 杨洁,朱晓敏,胡子毅,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变化及其在监测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中的作用[J].眼科新进展,2021,41(12):1158-1163.
[6] 吴琳娜,周林.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效果分析[J].药品评价,2021,18(9):561-563.
[7] 李红梅,姚沛雨,李晓辉.杞菊地黄丸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6):1176-1180.
[8] 赵晓明,杨整军,刘珺.银杏叶提取物片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糖、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4):57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