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 杨俐 辛薇
摘要:目的 分析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3.269,P=0.000);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HbAlc、FPG、2h PG)、BMI以及血脂水平(TG、TC、LDL-C、HDL-C)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1.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4.887,P=0.000)。结论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肥胖型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以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年龄、个体、饮食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肥胖为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同时肥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炎症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不良情况,大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本研究选取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女20例,男2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4.26±8.44)岁;病程1.8~12年,平均病程(5.88±0.78)年。试验组女19例,男22例;年龄46~75岁,平均(54.19±8.52)岁;病程2~11年,平均年龄(5.77±0.8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定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中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且BMI(体质指数)在25 kg/m2及以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入组前未使用减肥药、激素类药物治疗;本研究于开展前送至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备案,获批后正式启动;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异常者;合并近期严重并发症、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严重创伤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存在本研究用药过敏史、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纳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72205225)初始剂量为500 mg/次,于餐后口服,3次/d。试验组患者采纳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的用药与对照组相同,达格列净10 mg/次 ,1次/d,口服。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3]: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明显减轻,BMI控制在24 kg/m2以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有所降低,BMI在24~28 kg/m2,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判定为无效。(2)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3)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BMI[4]。(4)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3.269,P=0.000)。见表1。
2.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lc、FPG、2h P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HbAlc、FPG、2h PG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t=5.339,6.002,6.969;P<0.05,有意义。见表2。
2.3 两组BMI比较
治疗前,两组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MI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5.969,P<0.05)。见表3。
2.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G、TC、LDL-C、HDL-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等血脂指标值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1.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4.887,P=0.000)。见表5。
3讨论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障碍,如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尿酸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引起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5~6]。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及饮食习惯不良、高脂血症、肥胖等。患者需通过终身服药来控制血糖水平,但肥胖患者大多存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大大增加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7],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甲双胍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肠壁摄取葡萄糖功能,大幅度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8];还能有效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提高机体肌肉以及周围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有效抑制SGLT2的合成进而发挥有效降糖效果。但是对于肥胖型患者多需联合用药。达格列净为具有高选择性的SGLT2抑制剂,能够对肾小管重吸收钠和葡萄糖的功能进行有效抑制,使尿钠尿糖能够大幅度排出,促进能量消耗,分解为脂肪的糖能够快速排出体外,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还能有效控制血压、体重,且发挥降糖作用时不用依赖胰岛素[9],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3.269,P=0.000);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HbAlc、FPG、2h PG)、BMI以及血脂水平(TG、TC、LDL-C、HDL-C)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1.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4.887,P=0.000)。
综上所述,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身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翠娟,李丽莉,冯克娜.KTH整合式干预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J].河北医药,2022,44(16):2501-2502.
[2] 杨花,陈格,张丽.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4):96-97.
[3] 吴菲,叶鹏,王松,等.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超重及肥胖T2DM患者血糖水平、血脂代谢及体脂含量的影响[J].内科,2022,17(1):13-14.
[4] 林锦俊,沈扬,潘英,等.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体质指数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19):119-120.
[5] 马洪川,陈华玲,朱瑞,等.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及对血清补体、氧化应激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2):1271-1272.
[6] 丁红霞,李进,崔晓磊,等.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1):38-39.
[7] 卢琳,何杰,李培培,等.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OSAS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20,19(8):778-779.
[8] 周换丽,孔艳华.阿格列汀或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5):1169-1170.
[9] 温聪慧,杨营军,许玲玉.达格列净、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