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作者: 华利娜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应区别于传统护理,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析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通过系统化的干预,调整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以保证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护理影响
不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都会对脑动脉内壁细胞造成比较明显的损伤。当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脂质在损伤部位沉积会形成脑动脉硬化斑块,严重会导致血管狭窄,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发生脑梗,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时,发生脑梗的风险要比普通患者增加数倍。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通过结合机体指标以及个体护理意见,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改善临床护理细节,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1]。本研究探讨了对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6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67.21±3.54)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指标监控:临床护理期间,患者生命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此时,应对患者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监控,确定疾病类型。(2)药物护理: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有效剂量及服用方法[2];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临床用药习惯。(3)饮食护理:通过调整患者饮食结构,降低油脂类、糖类食物的摄入量,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4)日常生活护理:临床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护理措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机体恢复[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1)建立优质护理工作小组:在挑选团队护理人员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技巧和沟通技巧。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以保证临床护理质量[4~5]。小组成立后,还要继续培养组员的专业技巧和沟通技巧,并定期考核。此外,聘请专业人士来医院讲座,向患者以及护理人员讲解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有较高的护理依从性[6]。(2)建立护理档案:糖尿病、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在临床护理期间,应建立患者的护理档案,帮助患者每日早晚分别测量血压、血糖,为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3)用药护理:由于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因此要注重临床用药的安全护理[7~8]。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服用时间,叮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过程。在用药干预期间,还应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9]。(4)饮食护理:饮食习惯是影响疾病的主要因素,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护理。通过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以及营养配比表,制定好一日三餐的优质菜谱。在饭后,可为患者提供适量的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10]。(5)运动护理:进行运动护理,可减轻患者体脂,帮助维持正常的机体指标。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确立运动方式和强度,保证运动期间的安全[11]。在运动期间,叮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6)心理护理:患者因长期治疗,往往会出现不良情绪。此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配合临床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压指标、血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护理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血糖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收缩压、舒张压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干预后,两组护理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患病期间常合并脑梗死,不仅对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影响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在改善病情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质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可满足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体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恢复质量。不仅如此,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还能对护理细节不断优化,通过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改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应建立临床护理团队,成员要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以便为患者展开优质、综合的护理服务。首先要了解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密切观察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叮嘱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用药,保障患者运动期间的安全性[12]。此外,还要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以运动、生活等综合护理为基础,改善临床护理细节,建立健全临床护理体系。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琳,安艳玲,李军,等.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2,36(8):1400-1404.
[2] 张建华,杨晓荣,王妍.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3):4.
[3] 陈秋媛,张春玲,王青梅,等.CRRT技术治疗重症糖尿病肾病急性肾衰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S01):168-168.
[4] 刘翠芳,杨柳,苏娅丽,等.催眠音乐疗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6):4.
[5] 张润,刘静,骆昌全,等.基于立体MDT模式引导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J].西部医学,2021,33(2):7.
[6] 鲍云慧,何萍,曹玲.基于循证化的个体护理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后遗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1):4.
[7] 李钰艳,吴艳,喻荷淋,付彩雯,等.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21,20(8):761-764.
[8] 马赣玉,陈诗源,吴焕坤.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10):1349-1352.
[9] 吴艳,朱莉萍,徐思念,等.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213-1215.
[10] 赵秋娥,卢振产,沈轶倩,等.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66-1969.
[11] 张军,王斌,黄莹,等.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5):677-680.
[12] 严思敏,罗雪梅,杨贤,等.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对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