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刘婷 赵静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护理效果
纵膈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包含转移性和原发性。临床表现为气促、干咳,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生命质量降低[1]。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纵膈肿瘤,具有显著疗效,但在手术阶段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手术室护理不佳,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给予患者科学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以医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医院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8.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21~69岁,平均(45.0±8.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纵膈肿瘤,需实施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肺功能障碍者;有抑郁症者;智力不正常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有无慢阻肺、支气管炎等症状,是否有吸烟史,同时要告知患者禁止吸烟,日常生活中要训练深呼吸和腹式呼吸。在手术围术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吸氧情况、心率、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是否出现变化,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体位,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误吸;鼓励患者采用腹式呼深呼吸,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如果患者痰液黏稠度较高,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情况下为患者增加氧流量,3~5 L/min,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处在标准范围内。
(2)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引流管位置低于胸腔60 cm左右,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尿管发生脱落情况,防止管道扭曲,避免出现堵塞状况。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颜色和量,避免发生血凝块堵塞现象。
1.2.2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
(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要强化访视工作,根据患者病情状态和基础信息,包含家庭背景和接受教育程度。采用通俗易懂、温和语言与患者沟通心得,耐心倾听患者需求以及存在的负性心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诉求。了解患者焦虑、抑郁因素,及时为患者疏导不良情绪。
(2)强化手术室环境护理:将手术室环境调节温度为25℃,湿度为55%左右,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环境。此外,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设备和器材,如手术超声刀等。同时需做好检查工作,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保障手术顺利实施。
(3)术中护理:患者到达手术室后,容易对环境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使其对医护人员具有足够的信任,缓解紧张感;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发生术中低温现象。
(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及时清除患者身体污垢,为患者整理衣物;实施苏醒护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做好与普通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患者苏醒后,病房护士可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遵医嘱用药,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重视患者睡眠护理,为患者制定健康的作息表,避免出现不良生活习惯,提升睡眠质量;围术期禁止吸烟、饮酒,不能过度劳累,避免做任何剧烈运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3)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采用PSQI评分法评估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指标,总分为21分,分数高低与患者失眠质量呈反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睡眠质量与疼痛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纵膈肿瘤属于典型疾病,包括淋巴瘤、支气管瘤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临床上多进行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治疗[3],虽然为微创手术,但仍然会对患者造成刺激,使其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在手术期间需给予患者科学优质护理[4]。手术室是用来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有利于患者维持生命健康[5]。如果手术室护理质量较低,会造成治疗效果预后受到影响。
常规护理模式大多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未能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护理质量不高,患者因需长时间住院,围术期睡眠质量不佳,不利于术后身体恢复[6]。因此,在实施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阶段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提升护理效果,对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意义重大[7]。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主体,实施科学护理方案。通过强化优质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高护理服务质量,弥补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8]。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针对患者手术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满足患者需求。例如:为患者提供优质手术环境,术前期做好访问工作,了解患者病情状态和心理情况,结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分析,采用温和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前均会产生不良反应,心里会感到担忧、恐惧,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疏导,能够为患者解除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清扫患者内心不良感受,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情绪。这也有利于护与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改善不良情绪,提升配合度和依从性[9~10]。手术阶段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良好的手术室环境等提升患者舒适感,使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能够在干净、整洁、舒适环境中做手术;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手术室内环境都会产生陌生感,紧张不安情绪会加重。这种情形下,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讲述手术流程,手术人员基础信息,减少恐惧感,提升信任感。手术阶段,护理人员通过密切关注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出是否出现异常,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裸露一些皮肤,因此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为患者做好保暖可以预防低体温发生,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患者在术后身体会有较多污垢,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清除污垢,整理衣物,保持患者身体舒适。给予患者苏醒护理,可以让患者短时间内清醒。做好与普通病房交接工作,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向患者讲述整个治疗过程,避免患者过于担忧,让患者安心养病。告诉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可以促使患者能够树立健康生活习惯。术后给予患者睡眠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进而利于病情早日康复,改善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晓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7):170-171.
[2] 黄纯.扶正理气中药汤对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3):1214-1216.
[3] 杨蕾.综合护理对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有效性[J].临床研究,2020,28(11):167-168.
[4] 黎鉴秋,梁家源,何柏辉,等.几丁糖联合针灸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7):63-66.
[5] 唐华容.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8,5(19):126-127.
[6] 逯树荣.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76-77.
[7] 刘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60-160.
[8] 艾涛.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54.
[9] 周雨薇.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7):137-140.
[10] 魏洁畅.人性化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6):99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