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日常护理
作者: 尹航儿童由于活泼好动,玩耍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因外力作用发生骨折。相对于成人,小儿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可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自我护理意识相对缺乏等,进而影响骨折的顺利愈合。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细致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保证患儿尽早康复。
小儿骨折的特点
小儿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骨质多孔、骨膜肥大等因素,骨折时通常不易完全断裂移位,大多不需要进行手术。且小儿骨折后恢复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可达到自我塑形效果。但如果骨折出现在关节轴位,尤其是生长板受到损伤,则更容易在后期出现骨骺早闭致骨折畸形愈合,造成肢体畸形或残疾,需及时配合手术促进复位。此外,不仅需要对小儿骨折本身进行评估,还要判断软组织损伤程度,需要医生使用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形式,可分为截断骨折、碎断骨折、斜断骨折等。
小儿骨折的因素
导致小儿骨折的主要因素有外力和骨病。前者主要是暴力直接实施在骨骼单一部位而造成的骨折,并伴有一定的组织破坏情况,如车轮对小腿的撞击,可能造成胫腓骨骨干骨折。此外,还有以纵向传导或者扭转作用导致的小儿骨折,特别是从较高地方跌落,躯干由于重力关系会超前屈曲,胸腰脊柱交汇之处可能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压缩性骨折。后者主要因化脓性骨髓炎、恶性骨肿瘤等疾病,导致骨质强度遭到严重破坏,即便受到轻微外力也会造成骨折。
小儿骨折的临床表现
小儿发生骨折,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1)疼痛:骨折后由于局部骨膜撕裂损伤,软组织的损伤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患儿拒绝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2)肿胀:骨折后由于断端的出血、骨膜撕裂、软组织损伤等,会出现局部充血、肿胀。(3)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肢体失去杠杆和支柱作用,因剧烈疼痛、筋肉痉挛、组织破坏所致。一般来说,不完全骨折、嵌插骨折的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完全骨折、有移位骨折的功能障碍程度较重。(4)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如果开放性骨折患儿体温异常上升,达到40℃左右,应考虑发生感染的可能。(5)排便异常:骨折患儿因运动量降低,饮水量减少,可能会出现便秘。(6)皮肤受损:骨折患儿行动不便,尤其是年龄较小者,如长时间被尿液浸渍,可能会出现压疮、皮肤过敏反应等。
小儿骨折的护理
重视对外固定
由于小儿骨折有一定修复的功能,排除关节和骨髓骨折,大多数情况可以通过闭合手法进行复位。在结束复位后,多次固定,间隔设置1个月。由于小儿活泼好动,自我缺少一定保护能力,骨折端可能发生移位,所以应强调对外固定,即引进牢固的外固定物,石膏固定是首选的方法。护理人员应适当将小儿患肢抬高,了解血运情况,以及是否有皮肤擦伤或有压疮现象,然后利用胶布进行石膏固定。在平时护理时,应关注患儿外固定物是否松动、皮肤及其感觉是否出现变化等。一旦外固定有松动迹象,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疼痛与皮肤护理
小儿发生骨折后,受骨骼损伤、外固定物放置位置较深、感染等影响,会感到疼痛。若小儿属于学龄前阶段,无法表达疼痛程度,可根据其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来分析,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并做好安抚工作;对于能表达疼痛感的年长患儿,可指导其放轻松精神或注意力转移,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药物镇痛。此外,要时刻掌握患儿患肢的肿胀程度和皮肤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和主管医生联系。患儿的免疫力较弱,皮肤一旦破损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应注意患儿全身皮肤的清洁和卫生,做好早晚护理,特别是颈部、腋窝等皮肤皱纹和压缩部位的清洁。在天气温度比较高时应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在患儿排便后及时清洗。
体位与饮食护理
小儿骨折护理最重要的是减少骨折周围的关节活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儿要保持对应体位休养,确保骨折部位在较短时间内愈合。饮食护理中,在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基础上,适当给予高钙饮食。因为小儿新陈代谢较快,骨折后恢复的速度相对于成年人会更快一些,如果缺钙则会影响恢复速度。若患儿有偏食倾向,要加以纠正,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功能恢复护理
因四肢骨折需进行石膏固定,使活动受到限制,时间一长可能会因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造成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所以,当拆了石膏后,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骨折愈合。如腿部骨折,可在床上通过抬腿运动进行锻炼。当然,在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些许疼痛,此时家长要根据患儿特点,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或将功能锻炼融入游戏当中,以提高患儿的主动性。但注意运动要适量,避免患处再次受到损伤。
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方式与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会因骨折的痛感产生强烈的恐惧与紧张情绪。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用玩具、糖果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通过安慰、鼓励、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其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儿的年龄、性格等进行健康教育。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选择图片、绘本、多媒体等方式,将骨折期间的注意事项与相关的配合要点加以介绍。同时,要根据患儿家长的文化水平,讲解治疗方法、术后看护期间的注意事项等,让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到患儿的康复当中。还可通过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让患儿家长意识到骨折期间的饮食调养、积极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