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耳炎 你了解多少

作者: 田亚娟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而中耳炎就是中耳腔内黏膜的炎症,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会发展成慢性病症,引起听力下降,对健康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耳炎的概念、发病原因与治疗方式等进行阐述,以期大家能够对该病引起重视。

中耳炎的概念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临床根据发炎后是否有明显化脓,可分为非化脓性与化脓性两种。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包含分泌性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包含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以上常见两种类型,还有不常见的特异性中耳炎,但临床十分少见。作为耳科常见病,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内流脓、耳痛及听力下降。中耳炎有明显复发性特点,病情恢复相对较慢。由于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有明显好转,也有的患者治疗几年仍没有完全恢复。但不论如何,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接受治疗,以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伤害。

中耳炎发生的原因

相关研究发现,中耳炎的发生主要有六个原因。

咽喉感染

如果在感冒过程中出现咽喉感染,很容易引发中耳炎。因为随着病情的加重,炎症会一点点从患者的咽喉、鼻腔蔓延到咽鼓管,使得咽鼓管咽口和管腔黏膜出现充血和肿胀,此时病毒就会侵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这一情况下所引发的中耳炎在临床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反应进行针对性治疗。

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会引发中耳炎,如部分鼻炎患者在发作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这时如果直接用手擤鼻涕,分泌物中的细菌很容易进入到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再比如,不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病菌从口腔进入后,也可能会对咽鼓管产生影响,进而引发中耳炎。此外,吸烟人群患上中耳炎的概率比不吸烟者大。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人体会引发血管痉挛,使得血液流通不畅,耳部供血受到影响,引发中耳炎。

游泳时耳朵进水

在游泳过程中,水可能从口腔进入到耳朵,也可能会引发中耳炎。比如,初学游泳的人经常会出现呛水的情况,这时如果不注意,很可能让口腔中的水进入耳道,引发炎症。如果同时患有感冒或免疫力低下,中耳炎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此外,泳池中的水基本经过消毒处理,会残留大量消毒剂,如果在游泳时不慎将水弄到耳朵里,在消毒剂的刺激下,也可能会患上中耳炎。

仰卧位吃奶

家长经常会让婴儿仰卧在自己怀中,以方便喂奶。但如果婴儿仰卧吃奶时身体倾斜幅度比较小,接近平躺,很容易被奶水呛到,并刺激咽鼓管,很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下降时,身体对病菌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上中耳炎。

嘈杂的环境

耳朵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也会引发中耳炎。比如,有的人习惯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预防与治疗

无论是否患有中耳炎,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有主动预防意识。而一旦患上中耳炎,则要及时治疗,避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耳周脓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及脑积水等。

中耳炎的预防

(1)改掉不良掏耳习惯。耳朵中经常会分泌一些垃圾,需要定期清除。但清除方式有讲究,要用柔软的棉签粘出来,而不要用木棍等质地较硬的工具反复刮,以尽可能避免耳道损伤。如果在清除耳部垃圾过程中不小心伤及外耳道皮肤黏膜及鼓膜,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2)洗头发防止耳朵进水。在洗头过程中,如果含有洗发液的水进入耳朵,可能会诱发中耳炎,需注意避免。一旦耳朵进水,可用棉签吸出来。

(3)注意个人卫生。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掏耳朵,在擤鼻时不要用力。

(4)喂奶注意细节。在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婴儿平躺,以免被奶水呛到。

(5)坚持运动。每天坚持运动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侵入,减少感冒的发生,起到预防中耳炎的作用。

中耳炎的治疗方式

临床需根据中耳炎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所引发,所以治疗会将关注点放在咽鼓管功能的恢复上。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医生会选择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拉啶等,均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的感染。如果是鼓室积液较多,会选择穿刺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如鼓膜穿剌术、鼓膜切开术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对患者听力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及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医生会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会根据患者病症严重程度而定,有滴耳液、口服液、静脉注射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类型有单纯性、骨疡性、胆脂瘤性等,医生会根据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因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比较长,常选择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手术后,医生还会为患者开具一些有利恢复的药物,但由于个人体质不一样,所以在用药时效果也会有一些差异。

结束语

中耳炎作为耳科常见病,因中耳解剖结构的特点而容易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常常困扰患者多年甚至终生,所以要积极接受正规治疗。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积极的预防,以维护耳部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