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芪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王骥
摘要:目的 观察金芪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74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芪降糖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Cr、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应用金芪降糖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SCr、BUN、24 h尿蛋白及炎症介质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金芪降糖片;糖尿病肾病;SCr;BUN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一种慢性微血管疾病,致残率较高[1]。据调查[2],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情况呈增长趋势。早期病理主要是肾小管和肾小球的上皮细胞出现增生,使肾小球的基底膜变厚,形成蛋尿白,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引发肾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有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和炎性反应有关。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饮食指导、血糖控制、血压控制为主,虽能暂时缓解肾功能恶化、改善预后,但临床效果却不理想[3~4]。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价值备受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金芪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74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男40例,女47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4.5±1.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4±1.6)年。研究组男44例,女43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4.3±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9±1.3)年。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低脂低盐、富含优质低蛋白饮食,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适当运动锻炼,通过口服常规药物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稳定血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金芪降糖片(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顺榕制药厂,国药准字Z10920027)口服,每次3.36 g,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IL-6,TNF-α和hs-CRP水平。
(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
(3)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为肾小球以及肾脏病变症状消失,尿蛋白水平减少量大于50%;有效为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水平减少量为11%~49%;无效为上述症状没有改变,尿蛋白水平减少量<10%。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SCr、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Cr、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肾功能损害,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通常确诊时已是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临床中对糖尿病肾病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进行治疗,但对顽固性水肿、病程时间比较长、大量蛋白尿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容易引发耐药性和诸多不良反应[5~6]。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暂时没有明确的原因,可能与高血压、遗传病、血糖的代谢出现紊乱以及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种原因有关。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使微血管内皮发生病变,进而引发肾缺氧、缺血,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加速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发生炎性反应[7~8]。同时肾小球的过滤功能降低,基底膜糖蛋白水平升高,导致基底膜的过滤功能降低,使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最后是大量蛋白尿,损伤肾脏[9~10]。及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少蛋白尿,改善肾血流动异常,保证肾脏功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重点。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病“下消”范畴,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11~12]。糖尿病肾病发展至检测出蛋白尿,则归属于“精微下注、精气下泄”证,显现“虚劳病”诸多证候,常与“水肿”病并存。消渴病初始上消伤肺,上焦湿热蕴结,继而中消损伤脾胃之阴,最终下消损肾,气虚阴伤,阴损及阳,湿热瘀血相壅,下元失封藏而精微下泄,蛋白质流失,又导致湿邪留连,水毒不去,虚实相间,病机甚为复杂,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其中水湿、痰瘀为标,肾虚为本,因此治疗中应补泻并重,以攻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为紧要[13~14]。
金芪降糖片属扶正药,主要成分为黄芪、金银花、黄连等。黄芪甘温,可升举脾胃清阳之气,以开阴津生化之源,益气生津止渴以治其本;金银花甘寒,善散上焦肺热,以除上消的烦热口渴;黄连大苦大寒,主清中焦湿火郁结,清胃火,存阴液,为治中消易饥的佳品。二药合用,佐以黄芪泻火存阴,使火退阴充,烦渴去,饥饿消[15~16]。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SCr、BUN、24 h尿蛋白水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P<0.05)。说明金芪降糖片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保护肾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应用金芪降糖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SCr、BUN、24 h尿蛋白及炎症介质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蓉蓉,李志军.金芪降糖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1):1382-1385.
[2] 王月,王涛,吴建霞,等.金芪降糖片组分体外抗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05-109.
[3] 姚芳.方水林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5):1162-1165.
[4] 李庆,宋学君,李志军.血必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3):291-293.
[5] 石秀祯.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7,7(33):117-118.
[6]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36.
[7] 魏萍,曹俊岭,薛春苗,等.金芪降糖片与不同中药组方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药师,2022,25(2):295-306.
[8] 高明科,朱作兆.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6):26-27.
[9] 邓志远,王镘佳,樊耀华,等.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88-195.
[10] 杨丽,徐利满,朱晓丹,等.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146-152.
[11] 张蕊.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中医证型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2):18-20.
[12] 张秀娟.缬沙坦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1):4584-4587.
[13] 许碧群.2型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
[14] 贾曼,郭菲.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21-23.
[15] 张洁,郑华,韩佳琳等.经典理论指导下中医优势病种“消渴病痹证”综合治疗优化方案的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7):961-964.
[16] 蒋金灵,张瑞林,张瑞萍.补阳还五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消渴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5):84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