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蒙向铖
摘要:目的 探究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患者通过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通过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膝关节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xfordknee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更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效果
胫骨干骨折是下肢关节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折,一般由外力撞击所致。与以往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强,可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明显降低对软组织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及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该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金标准。随着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传统髌下入路方式需要求患者膝关节极度屈曲,具有较多的缺点,包括透视性差、术中操作需反复定位、髓内钉置入位置较差、骨折复位后不容易维持且很难复位等[1]。临床一直在探究新的入路方式,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究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研究组女10例,男1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8.94±5.09)岁。对照组女11例,男1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97±4.88)岁。两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为单发性骨折;存在明显手术指征;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未伴有骨筋膜综合征。排除标准:病理性、陈旧性骨折者;多发性骨折者;骨折前伴有膝关节功能障碍者;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2],在患者骨折侧膝关节下放一35 cm高的垫子,通过C臂透视观察明确骨折复位满意,使患者膝关节保持120°屈曲。在髌骨尖与胫骨结节部位之间选择手术切口,纵向切开5.0 cm,通过锐性手法分离髌韧带,于胫骨平台前方斜坡开口,逐渐至远端折骨髓腔部位置入导针,实施扩髓处理。充分考虑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髓内钉固定。由远端向近端依次固定锁钉。通过C臂透视观察固定妥善后,充分冲洗伤口,然后有效的进行止血处理,最后缝合切口[3]。
研究组患者通过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患者骨折侧肢下放一10 cm高的垫子,使患者膝关节10°微曲状态。通过C臂透视观察明确骨折复位满意,手术切口位置选择髌骨正上方2横指,向上纵向切开3.0 cm,将暴露出来的股四头肌肌腱进行分离,然后放置在股骨前方处,开通手术入路通道[4]。沿髌骨后方,经股骨滑车沟插入专用套筒达胫骨平台前侧安全区,套筒侧孔接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钻入导针,通过C 臂透视观察找到正位进针点,即胫骨外侧髁间棘的内侧,导针在胫骨轴线上,侧位紧邻关节面的前方,导针与胫骨轴线夹角为10°,导针位置正确后取出套筒多孔内芯,使用近端铰刀开口,更换球头导针插入至远折端髓腔,并敲击导针使球头进入远端松质骨内,C臂透视确定正侧位导针均在髓腔内且位置居中后用软质铰刀扩髓,在没有拔出套筒之前冲洗关节腔,测量髓腔长度,选择合适的髓内钉,置入髓内钉,C臂透视观察复位满意后,由远端开始固定锁钉,然后逐一向近端固定,锁定固定完成后安装尾帽。再次C臂透视证实固定妥善后,反复冲洗伤口,进行有效止血,最后缝合切口[5]。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骨折侧肢体抬高(25±5),24 h内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提高患侧肢体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恢复状况逐渐延长康复锻炼时间及运动量[6]。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疗效评价:通过HSS评分量表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包括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活动能力、肌力、功能以及疼痛等项目[7],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3)膝关节状况相关指标:根据VAS疼痛评分评估患者膝前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通过Oxfordknee评分、Lysholm评分判断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关节打软、交锁、肿胀、疼痛、功能活动、行走等[8]。通过 RUST评分评估患者骨折愈合程度,共10~30分,10分说明骨折未愈合,30分说明彻底愈合,越接近30分说明愈合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膝关节恢复状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xfordknee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UST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3。
3讨论
对于胫骨干骨折,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钢板固定疗法、外支架固定疗法、髓内钉固定疗法。髓内钉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等诸多优点[9]。现阶段,随着现代医疗科技、器械的进步发展,髓内钉固定技术的不断推广,已被广泛应用于复杂骨折、胫骨极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等临床治疗中,并获得了满意成效。临床研究显示[10],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特点在于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切口定位准确、术野清晰等;但同时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患者骨折端一般在胫骨干骺端,骨折碎块很容易被髌腱牵拉发生向前移位现象。如果患者胫骨出现多节段骨折,在手术操作期间患者膝关节需极度弯曲,髌骨下入路很难达到满意复位,或维持复位效果。髌下入路手术操作时需切开髌腱,手术治疗后常伴有膝前疼痛。以往手术治疗技术操作损伤较大,手术器械需要顶压髌骨皮肤,这种操作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同时还会引起皮瓣坏死、切口感染。
通过髌上入路进行手术,切口选择髌骨上方,患者保持半伸膝位即可,可防止术后出现膝前疼痛。此外,由于髌上入路手术体位为伸膝位,术中复位骨折端时,只需适当牵拉踝关节,骨折远端便能完成复位,促进导针闭合置入手术。患者处于伸膝位时,更方便手术医师观察患者胫骨成角及旋转等情况,可有效纠正矢状位前后、对线成角,避免成角出现畸形,明显缩短了术中复位时间,骨折复位非常方便。特别是对于复位胫骨近端骨折部位,可有效防止骨折二次移位,治疗后出现膝前疼痛的情况较少,治疗后第2天便可辅导患者适量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有学者对术中扩髓产生的骨碎屑导致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游离体有疑虑,扩髓后套筒没有取出之前先进行反复冲洗即可减少碎屑遗留,由于套筒上有侧孔设计,接上吸引器全程负压吸引,用注射器接上吸引头就能经套筒进行有效冲洗。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xfordknee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更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1] 张彪,刘书茂,王铁军.胫骨近端骨折应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 Lysholm 评分的影响[J].空军医学杂志,2019,35(2):49-52.
[2] 付备刚,王秀会,蔡攀,等.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 Meta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2):151-153.
[3] 严朝浪,龚剑斌,杨凤云.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 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6):47-49.
[4] 高伟,李夏,高堪达,等.经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髓内钉在胫骨干多节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2):167-169.
[5] 邵树宏,江起庭,冯明生.髌上入路与髌下人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 Meta 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8,30(2):129-130.
[6] 魏新程,杨凌云,刘军,等.髌上入路、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3):181-182.
[7] 蓝锦福,高曦,黄朱宋.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疼痛和功能评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1(18):51-52.
[8] 王飞,魏红芳,胡成栋,等.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预后比较的回顾性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8):629-630.
[9] 马腾,王谦,路遥,等.扩髓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40-41.
[10] 周剑,王高远,陆军勤,等.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6):9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