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 陆楚豪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0

摘要: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镇痛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术后30 min、术后60 min的SF-MPQ评分,拔管所需要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肢体恢复用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4 h内自控镇痛次数。结果 两组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60 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 在腹腔镜子宫剥除术中,喷他佐辛超前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次数及使用频率,提升镇痛水平。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喷他佐辛;超前镇痛;舒芬太尼

镇痛对手术患者管理而言是尤为关键的,在加强手术患者管理的同时,应该以科学的镇痛管理为目标,不断调整患者镇痛方案,提高镇痛管理安全性。舒芬太尼是一种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大,通常作为术后镇痛药物使用,为了提高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性,往往会选择其他药物超前镇痛,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剂量[1~2]。本研究旨在探讨喷他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镇痛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8.25±1.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7.22±1.16)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子宫肌瘤,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患者由家属陪同;知晓本研究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中途丢失数据;心肺功能异常、精神交流障碍。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半小时常规注射戊乙奎醚0.5 mg,咪达唑仑注射0.1 mg,同时监测患者心电图、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术中维持循环管理,予以患者血管活性药物,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观察组患者肌肉注射喷他佐辛30 mg。术后两组均进行镇痛,主要方法是将镇痛泵与静脉通路连接。泵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100 μg+多拉司琼50 mg+生理盐水100 ml。连接电子镇痛泵,背景速度2 ml/L,之后追加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1)以SF-MPQ麦吉疼痛评分表评估患者手术时、术后30 min、术后60 min的疼痛程度,总分29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拔管所需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以及肢体恢复用时。(3)并发症发生率。(4)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不同时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组间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F-MPQ评分比较

手术时,两组SF-MPQ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 min、60 min,观察组SF-M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用时比较

观察组拔管所需要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及肢体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次数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总次数、有效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手术可损伤组织,促进炎性物质(前列腺素和P物质等)释放,出现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等情况,表现出炎性反应,导致患者机体发生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痛觉变化,敏感性增强,痛域减低,从而形成疼痛感受,甚至会极度加剧疼痛效应。疼痛会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患者内环境改变,刺激茶酚胺、醛固酮、皮质醇、肾素等物质释放,从而出现自主呼吸乏力,引发肺功能障碍、通气不足等问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和舒适性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

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小、恢复较快的术式,目前临床手术中常用[3]。子宫肌瘤剥除术对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要求相对较高。通过腹腔镜技术辅助治疗,可提升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降低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4]。但在手术过程中需给予患者科学的麻醉指导,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一般情况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麻醉分为3个阶段,即术前麻醉诱导、术中麻醉药物维持和术后麻醉镇痛。阿托品与咪达唑仑用于术前,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应为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太尼等,麻醉维持药物为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喷他佐辛。术后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喷他佐辛、氟比洛芬脂等[5]。术前超前镇痛与术后自控镇痛相结合,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治疗安全性[6]。

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而言,超前镇痛能够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帮助患者降低术后疼痛感知能力,进而减少术后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喷他佐辛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将其运用到患者超前镇痛过程中可刺激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同时刺激K受体产生脊髓镇痛,有轻度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7]。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μ受体发挥的,通过药物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其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临床认可,被广泛应用在患者术后镇痛中,但是舒芬太尼等阿片受体激动药物存在成瘾性、呼吸抑制、镇静过度、呕吐等情况,限制临床应用范围。喷他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知能力,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相同,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8]。同时,喷他佐辛对μ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受体对应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无典型的μ受体依赖性,患者成瘾性较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少,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喷他佐辛多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使用,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帮助患者自控镇痛。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两组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60 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子宫剥除术中,喷他佐辛超前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次数及使用频率,提升镇痛水平。

参考文献

[1] 岑建文.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及苏醒时间的影响[J].名医,2020,5(5):221.

[2] 徐时好,朱天琦,潘晨翔,等.QOR40量表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患者早期康复质量评估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8):1269-1273.

[3] 刘洋,王生,韩庆波.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应激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13):2111-2114.

[4] 钱栋臣,徐超,韩园,等.硫酸镁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垂体后叶素诱发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影响[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0(12):924-928.

[5] 邵长涛.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6):84.

[6] 金鹏杰,原大江.影响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9):105-109.

[7] 刘菊,郭鹏,王刚,等.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及镇痛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0,26(5):1021-1026.

[8] 段亮.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2):1438-144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