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模式结合治疗性沟通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敏

Orem自理模式结合治疗性沟通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0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结合治疗性沟通(TCS)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0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结合TCS)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MSSN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结合TCS可减轻肝部分切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治疗性沟通;肝部分切除术

肝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死亡率高[1]。肝部分切除术为治疗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案,通过切除病变的肝组织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然而肝癌患者患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加上手术创伤的刺激,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重,均对患者术后的疾病转归产生不利影响[3]。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Orem自理模式的核心为自我照料,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增强其自护能力,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模式[4]。治疗性沟通(TCS)是在沟通的基础上收集患者的信息,利用心理学技巧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5]。本研究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Orem自理模式联合TCS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存在肝组织切除指征;择期手术;理解能力正常,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合并癫痫或痴呆者;既往合并心理障碍性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年龄27~76岁,平均(49.86±9.89)岁;男24例,女16例;体重指数(23.74±1.98)kg/m2,受教育年限(11.64±2.58)年。对照组40例,年龄28~75岁,平均(50.91±10.34)岁;男26例,女14例;体重指数(23.82±2.03)kg/m2;受教育年限(11.72±2.6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心理指导、术后并发症预防等干预。

1.2.2 观察组实行Orem自理模式联合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

(1)Orem自理模式。完全补偿系统: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责任护士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对于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泵;观察引导管、导尿管等,避免折弯、滑脱,观察引流液的形状及量等。当切口出现大量渗血,引流量在200 ml/h以上时,提示出现活动性出血,报告医师及时处置。术后并发症预防,如感染、胆瘘、血栓等,术后第1 d协助患者做被动运动,按摩患者下肢;逐渐进行屈膝、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每天更换敷料,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洁。部分补偿:在患者自身具有的自理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如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术后摆放体位、康复锻炼指导等。术后第2 d鼓励患者进行翻身,抬高床头20°~30°;术后第3~5 d指导患者进行床旁垂足坐位,协助其进行扶床站立、借助支具行走等,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注意预防低血压。教育系统:在满足患者基本自理需求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健康指导。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掌握术后自我护理技能;针对患者的心态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积极的配合护理。

(2)TCS。与患者沟通时,注意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态度平和。分享有关疾病治疗的经验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倾听与交流,渐进性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部分患者术后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其信心。术后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加强术后康复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开展健康讲座,使患者了解肝部分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术后自护方法,将院内护理延伸至家庭,便于患者居家期间的康复锻炼。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分享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归属感;出院后利用微信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1)利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估患者心态,包括焦虑(0~52分)、抑郁(0~40分)、孤独(0~28分)、愤怒(0~32分),分值与患者心态反比。(2)利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6个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正比。(3)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MSSNS评分比较

观察组焦虑、抑郁、孤独以及愤怒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检查手段的发展,肝癌的早期检出率不断提高。肝部分切除术为治疗早期肝癌的主要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6]。然而肝癌本身可引起患者产生恐惧、绝望等情绪,降低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引起的应激可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及不良情绪[7]。相关研究指出,心理状态可对机体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8]。Orem自理模式强调患者的自我护理,通过补偿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针对患者的自理能力缺陷提供有效的补偿,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9]。TCS是将沟通作为前提,通过支持干预、健康教育等方式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护患互动,帮助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SSN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Orem自理模式与TCS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Orem自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掌握术后自护相关知识,提高其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TCS通过沟通可引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并在交流期间帮助医护人员渐进性的了解患者的心态,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肝部分切除患者需面对躯体疼痛及心理双重的压力,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改善效果明显,提示Orem自理模式与TCS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Orem自理模式结合TCS以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干预,可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度,促使其正确的面对疾病;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需求后,采用补充系统及支持教育系统满足患者的自理需求,提高其自护能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rem自理模式通过补偿性护理及心理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管情况等,指导患者饮食及用药;出院后通过随访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使患者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Orem自理模式结合TCS可减轻肝部分切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蕾,李慧,姚阳阳.基于肝功能分级的多学科护理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损伤及应激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0):166-168.

[2] 桂璇,吴晓琅,廖珊娇.以肝功能衰竭分级为基准的针对性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7):1326-1330.

[3] 汪洁,裴丽燕,芦亚男,等.基于证据临床应用的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肝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4):1883-1888.

[4] 黄巧霞,王翠花,李月桃.授权教育联合Orem自理模式对提高UC患者自我效能效果显著[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301-307.

[5] 马建新,刘丽,王改荣.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9):99-101.

[6] 宋婷婷,才次克,谷申森.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8):977-981.

[7] 韩蔷,冯金华,冯缓,等.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肝叶切除病人主观舒适度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2,36(3):467-470.

[8] 张晓,胡磊,杨华,等.正念减压式心理干预对肝脏肿瘤切除患者焦虑与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3):398-401.

[9] 马丽芳.以Orem自理模式为基础的饮食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9):1670-167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