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的护理
作者: 葛俊娟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以食欲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1~6岁的儿童中较常见。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智力发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等。
症状
小儿厌食通常会有多种表现,除了食欲下降、呕吐、便秘、尿频、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系统功能受损症状,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原因
喂养不科学
小儿生长速度很快,身体需要富含营养的食物。与此同时,小儿内脏还没有发育完全,脾胃比较虚弱,再加上不懂得自我调节,往往会出现挑食、偏食、喜欢吃零食、吃饭不按时、饥饱不定等问题。此外,父母缺乏对喂养的了解,在婴幼儿时期喂养不当,对小儿的脾胃造成伤害。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发生。
缺乏微量元素
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锌5~7 d,味觉敏感度就会降低,导致食欲下降。此外,缺钙、铁、 B族维生素等也会引起小儿食欲下降。
铅中毒
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化妆品、染发剂、儿童玩具、学习用品、报纸、膨化食品、含铅涂料等,都可能成为铅的污染源。有研究表明,在受铅污染的房屋中,儿童血液中的铅浓度会显著增加,主要是含铅涂料所致。儿童因为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很可能会因体内含铅量超标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痛、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发育迟缓等症状。
饮食不规律
临床资料显示,58%的厌食症患儿是由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现代家庭,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看电视、电脑,缺少户外活动,体力消耗少,喜欢吃零食来补充体力,以至到了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感。
不良情绪
情绪心理因素影响经常被家长忽略。例如,一些家长习惯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从而出现分心;有的家长脾气不好,用严厉的手段逼迫孩子进食,出现恶性循环。
护理方法
饮食习惯护理
大部分孩子厌食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加以纠正,才能从根源上杜绝。
(1)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成年人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甚至经常吃零食,那么孩子就会进行模仿。所以,家长要做出表率,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孩子。(2)用餐时,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进餐位置。座椅要与成年人一起,切勿因桌子太高而另设一张小桌子。儿童座椅应保持适当高度。(3)不能让孩子一边吃一边玩耍。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规矩。(4)限制孩子吃零食的数量。如果孩子长期吃太多零食,会把零食当主食,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厌食、营养不足的情况。(5)减少孩子在家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多参与一些户外运动,一是能消耗能量,更易感到饥饿;二是促进代谢,对儿童成长有帮助。(6)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准备的食物要多样化,以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每餐进食量要适当,不能过多。
健康教育护理
采取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通过在儿科候诊区设立的健康宣传牌栏,使家长能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可以向家长派发健康手册;通过定期开展小儿喂养培训班,与家长进行交流,指导如何喂养。
心理护理
在吃饭前,要让儿童心情愉悦,如看一些滑稽的图片、听一些搞笑的故事、玩一些有趣的游戏,从而增加摄食中枢的兴奋程度,使得肠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增加肠道蠕动,提升胃口。父母应积极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可以在孩子面前品尝食物,做出夸张的表情,称赞食物多么好吃,以引导孩子进食。
环境护理
良好的就餐环境要求有放松、愉悦的氛围,光线和温度合适,可将餐厅的色彩调整到孩子喜欢的色彩,以激发其食欲。此外,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图案鲜艳、颜色可爱的小碗,或者鼓励孩子参与到烹饪的过程中,如买菜、洗菜等,以培养孩子对烹饪的兴趣。
中医护理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的原因是脾胃虚弱。而对儿童进行推拿按摩,可刺激肠胃,舒展筋骨,增强体质。该方法有安全、见效迅速、无痛特点,受家长欢迎。但推拿按摩对手法有一定要求,最好请专业的按摩师操作。在此,介绍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供家长参考。先按压板门,再由剑突往下推,推到肋弓,最后再按天枢、足三里等穴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儿童尾骨尖的皮肤,拇指向前推,食指和拇指拿捏,呈退捻的动作;沿着脊柱中间,由下而上慢慢揉捏,直到大椎。这个过程要视孩子的厌食情况而定,反复进行6~8次。由于孩子的皮肤、骨骼非常脆弱,所以动作要柔和,不可用力过猛。
结束语
总之,小儿厌食症会造成儿童食欲减退、营养不足等问题,影响身体健康成长。一旦发现出现厌食现象,应及时就诊,查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