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作者: 王蓓芸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堵塞或畸形,无法维持心脏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脏随着供血量不断减少而出现坏死。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病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
老年人易患心肌梗死的原因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各个器官功能逐渐出现衰退,血管失去弹性,新陈代谢减慢,导致血液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将一些垃圾物质排出体外,进而堵塞血管,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2)老年人往往患有各种基础病,如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均是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3)随着老年人身体状态的日渐衰退,对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加上身边年龄相仿的朋友相继去世,会使老年人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被焦虑、抑郁、失眠等不良情绪困扰,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4)由于一些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或习惯久坐看电视、打牌等,严重缺乏运动,导致血行不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5)老年人由于味觉减退,口味会越来越重,喜欢摄入高油、高盐的食物,加上喜欢喝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心肌梗死的症状
典型症状
疼痛
疼痛是心肌梗死患者的首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超过30 min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可向下颌、颈部以及背部上方放射,患者常有濒死的感觉。通常在清晨时发作,且处于安静状态下,疼痛感会更加强烈,经休息或者口服硝酸甘油后均不能够缓解。
全身症状
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心跳加速、发热的症状。医院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这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坏死物质被吸收所致。全身症状一般会在疼痛后的24~48 h出现,体温在38℃左右。
胃肠道症状
患者疼痛感剧烈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以及上腹部疼痛症状。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影响所致。
心律失常
患者在心肌梗死发作后的1~2 d会出现心律失常。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且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其他症状
心力衰竭
以急性左心室心率衰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发作后,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能力降低,或出现功能不协调所致。患者还会伴有咳嗽、发绀、烦躁、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或者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如肝大、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等。
低血压和休克
若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但收缩压仍然在80 mmHg以下,会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焦虑、尿量减少、反应变慢、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
心肌梗死的急救
若患者怀疑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方式。
首先,停止正在进行的一切活动,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严禁自行驾车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到医院寻求治疗。
其次,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平和,避免情绪紧张或者激动。若家中备有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可以口服10~15粒速效救心丸,或者嚼服300 mg阿司匹林,或者将硝酸甘油片嚼碎压在舌下含服。若家中有吸氧设备,还可以采取吸氧的处理措施,以缓解症状。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避免搬运重物
在搬运重物时,往往需要弯腰闭气才能够将物品抬起来。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呼吸不畅易引发心肌梗死。
控制体重
肥胖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控制体重,避免暴饮暴食。
多补充水分
人体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使得血管内的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形成血栓。因此,老年人平时应该注意多喝水,每日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1700 ml。
保持良好的心态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少看一些比较激烈的比赛,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家属要经常陪老年人聊聊天,分享生活中乐趣,同时要耐心倾听老年人讲话,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当发现老人心理负担过重、心情不好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坚持适量运动
大部分老年人喜欢下棋、打牌、看电视,很少进行运动,这样不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建议老年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每周坚持运动4~5次,每次维持在20~30 min;在运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呼吸不平稳,加大心脏的负荷。在运动开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如适当做一些压腿、抬胳膊等拉伸动作,以预防运动时肌肉拉伤。在运动结束后,不可立即平躺或静坐,应做一些放松肌肉的动作,以保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功能的平稳。
注意气候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免疫力大不如前,很容易在忽冷忽热的天气遭受到外邪侵袭而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天气变化,因为气温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而诱发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在气温变化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必要时可遵医嘱预防性服药。
清淡饮食
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健康,以低盐、低脂食物为主,尽量多吃粗粮、蔬菜瓜果,减少甜食的摄入。对于喜欢抽烟喝酒的老年人要戒烟限酒,以保护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
及时就医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初始只是胸部略微不适,容易被忽略,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老年人感觉身体不舒服时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检查。此外,还可以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对心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甚至对老年人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因此老年人及家属一定要加以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