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疾患临床常用康复治疗技术介绍

作者: 赵国尧

康复治疗技术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进行的康复训练,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功能损害,提高社会生活能力。康复治疗不仅适用于骨折治疗后的功能障碍,还可应用于脑梗死或脑血栓引起的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分为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康复、言语康复和康复工程五个部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指利用声音、光学、电学或者力学,以及冷热传导等物理特性进行相应的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

运动疗法是物理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疗法将运动应用于医学治疗中,将生物力学、神经发育学和运动学作为康复治疗的基础,进而对患者的心理、躯体、精神和生理上引发的功能障碍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作用于患者因长期卧床或保持体位静止不动所致的关节损伤、病变、肌肉挛缩等。目前,较为常见的运动治疗方法包括关节活动或松动技术、按摩治疗、神经生理治疗技术、步态训练、肌力训练技术、软组织牵拉技术和平衡训练等。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耐力性、放松性、矫正性和力量性。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考虑治疗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以便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治疗方案。运动疗法主要是对运动组织,如骨骼、韧带、关节和肌肉的代谢、神经控制和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对神经肌肉的功能产生促进作用,提高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不仅能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还能对躯体的畸形或功能障碍进行纠正,从而恢复运动功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求。

由于物理因子治疗没有化学药品所产生的副作用,能避免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该类型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超声疗法、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冷疗和热疗等。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即借助直流电场,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黏膜导入人体内,进而发挥治疗作用。该治疗方式的优点是药物进入人体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长,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以患者日常活动为基础而进行的治疗,针对的是改善工作、生活自理、娱乐能力,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独立自主的能力,恢复正常的生活。治疗过程中,需要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利用各类型辅助工具补偿患者机体功能的不足。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为患者制造或设计治疗器具,使用特别的工艺活动提高作业技能;针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康复治疗师会教授日常生活技巧;改善家居或工作环境,便于患者行动。另外,针对运动功能、知觉功能、心理状态、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作业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对躯体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在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同时,对提高职业技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言语康复

言语治疗是指采用各种手段对因周围神经病或局限性脑神经造成的言语障碍患者进行言语功能方面的治疗。言语康复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发音器官练习、构音部分练习、单音刺激、读字练习和物名发音练习。其中,脑部损伤患者因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障碍,是言语康复主要服务的对象。该治疗过程分为一对一的训练、自主训练、小组训练和家庭训练。训练前需要对患者的言语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言语训练方案,选择合适的难易程度,训练过程循序渐进,突出训练重点,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才能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言语康复训练的效果。言语康复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口语表达训练、听力理解能力训练、文字理解训练和书写康复训练。其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注重对患者的面肌、声带、舌肌和软腭运动,再结合发音训练,利用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进行简单交谈;听力理解训练是通过向患者展示口唇运动或配图的方式,训练其发音和听力理解;文字理解训练是带领患者看图,引导其进行文字复述;书写康复训练则从患者的姓名出发,再过渡到简单的词句、短文,逐渐增加文字书写难度,以到达言语康复的目的。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通过和重症疾患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继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由于心理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所以心理治疗师应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措施。心理治疗同时也是精神治疗,在应用心理学的基础上,从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情绪问题入手,在语言和非语言方法的帮助下,改变患者的情感、态度和认知,帮助降低心理上的苦痛,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后的生活。其实,重症疾患的心理会呈现一定的特点。由于疾病导致的伤残,往往会对患者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容易在思考问题时脱离实际,出现幻想,性格变得偏执。另外,伤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来自卑心理,且变得较为敏感、易怒,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因此,心理康复时常常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精神支持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康复工程

该康复治疗技术是通过利用工程学,代偿或补偿患者患病后所失去的机体功能,进而帮助其最大程度回归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患者因障碍或残疾而失去的原有功能,包括矫形器、假肢、助行器和轮椅等,尽可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