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检查肾功能的“试金石”

作者: 刘艳

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人体钙、钾、钠等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的功能。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很可能通过尿液的异常表现出来。因为尿液含有很多反映肾脏健康状态的信息,如尿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通过检查尿液,医生可以了解肾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肾脏疾病,也可以更好地评估肾功能的健康程度,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因此,尿液检查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颜色的尿液意味着什么

尿液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和膀胱排出的含有大量代谢终产物的液体。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化学物质,具体成分与人体营养物质摄入和代谢有关。正常的尿液应该是透明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且不含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酮体、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成分。尿液的检查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例如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质测定可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尿糖测定可以判断糖尿病情况,尿培养可以检测泌尿道感染等。若发现尿液的颜色、气味、性质等有异常变化,或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处理。

无色尿液

当出现无色尿液时,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等疾病。但如果是由于饮水过多,则是因为尿液中的黄色尿色素占比变小,造成颜色过浅,不易观察到颜色,不属于尿液颜色的异常情况。

黄色尿液

浅黄色的尿液属于正常尿液,不需要特殊关注。但当尿液呈明黄色或者深黄色,有可能是因为食用了大量的胡萝卜,或者所服用的药物中含有大黄和核黄素等物质。在排除上述情况时,如尿液呈现的黄色如浓茶一般,则意味着肝脏或胆囊可能出现病变。如果是明显的黄色混浊尿液,有可能表明泌尿器官出现了化脓情况。

白色尿液

白色尿液属于较为明显的尿液异常,可以分为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

(1)脓性尿呈现乳白色,多见于严重的泌尿器官化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肾结核。

(2)乳糜尿呈现鲜明的白色,主要是由于本应肠道吸收的乳糜液不能按照正常的淋巴通道排到血液当中,而是逆流到了泌尿系统,造成泌尿系统的淋巴管破裂,使得乳糜液出现在尿液中。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对患者的检查中可发现丝虫病的病原体,也就是微丝蚴。当出现乳糜尿,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盐类尿多呈米汤样,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容易发生易沉淀。盐类尿一般多见于儿童,尤其在冬季较为常见,属于正常现象,多喝白开水就可以缓解。

蓝色尿液

蓝色尿液的产生多与服药有关,比如服用氨苯蝶啶、木馏油、水杨酸、亚甲蓝、美蓝等,不能代表肾功能出现问题。此外,斑疹伤寒、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患者也会出现蓝色尿液。

红色尿液

产生的原因较多,但多半是因为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即我们常说的“血尿”。出现这种情况,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能够引起红色尿液的疾病包括尿道炎、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尿道内阜炎等。

棕褐色尿液

棕褐色尿液,常被称为“酱油色”尿液,可能表明出现了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等。如果棕褐色尿液出现在食用青蚕豆后,要警惕蚕豆病,并停止食用,如伴疲乏、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要及时送医抢救。

黑色尿液

明显的黑色尿液,可能因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部分人群服用含有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药物后,也会出现黑色尿液,但在停药后会消失。

绿色尿液

绿色尿液一般是由于尿液中有绿脓杆菌,也有可能是尿液中胆红素尿含量过高,且放置过久所致。如果是淡绿色的尿液,则有可能是因为服用了大量的消炎药,属于正常现象。

味道和剂量

尿液是由97%左右的水分和其他代谢物组成,散发的味道能够反映出人体情况。一般的尿液略带臭味,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味道过重,可能代表身体出现异常。如尿液带有鱼腥味,有90%的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泌尿系统化脓感染会让尿液产生腐臭味,可能是恶性肿瘤、坏死性膀胱炎;如果尿液中出现粪臭味,可能提示患者出现了膀胱结肠瘘;如果刚排出尿液就有浓浓的氨味,可能是慢性膀胱炎或尿潴留;尿液如果有烂苹果味,可能是受到了一种特殊的细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酮症中毒。

除了尿液的颜色和味道,还需要留意每天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每天排出的尿液量大约在1000~2000 ml。而身体出现异常时,尿量会显著增多、减少,甚至无尿。一般来说,每天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 ml以上,称为多尿;每天尿量在400 ml以内,称为少尿;每天尿液含量不足100 ml,称为无尿。另外,排尿后有一定的泡沫属正常,但如果泡沫比较多,久久不能消失,说明尿液中出现了蛋白成分,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的标志,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何保护肾脏

正常的尿液通常是透明无色或淡黄色,pH值在5.5~7.5,无异味、沉淀物,也无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酮体、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成分。如果尿液的检查结果符合以上标准,就代表肾功能良好。由于很多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很有必要。此外,还要注意肾脏的日常护理。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盐分摄入量,避免过度饮酒以及高脂、高糖饮食;维持机体水分平衡,在保证每天摄入足够水分的同时,排除多余的水分。(2)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3)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及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4)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以免对肾脏造成损害。(5)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当人体肾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会伴随出现尿液颜色、气味和含量的改变,此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尿常规以及肾脏彩超等检查进行诊断。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应用相应的药物或者手术方式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