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男性泌外碎石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
作者: 秦棠琦
摘要:目的 对比男性泌外碎石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泌外碎石术的100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麻醉后置导尿管,实验组予麻醉前置导尿管,比较两组苏醒期舒适、躁动情况、术后4 h内自主排尿情况以及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舒适和4 h内自主排尿比例高于对照组,躁动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泌外碎石术麻醉前对患者进行留置导尿,能提高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舒适度,降低躁动发生率,术后4 h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相对较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泌外碎石术;留置导尿管;膀胱刺激
留置导尿术是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行手术之前排空膀胱的必备工作之一,有助于加快术后伤口的恢复与愈合,可有效预防术后屎潴留等并发症的出现,是围术期的必备措施之一,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舒适、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尿道口疼痛不适及尿道刺激征状明显、排尿困难以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等。导尿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RBD)是留置导尿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因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机体对这一过程有某种记忆缺失现象,患者麻醉恢复期可发生如尿痛、尿急等症状,下腹憋胀,也有躁动不安的症状[1~2]。此外,CRBD还常常诱发病人苏醒期的不安,它主要由病人在麻醉和清醒状态转换过程中产生定向力障碍,伴不同程度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征象,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3~4]。有的病人还会合并心脑血管意外,气管痉挛等疾病、返流误吸及有关导管的意外脱出[5]。研究表明,引起患者发生CRBD的主要因素除患者自身的生理和解剖因素、医源性因素外,麻醉药物可能也是原因之一[6]。本研究旨在对比男性泌外碎石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男性泌外碎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度满足本次研究;术前排尿正常,经评估无手术禁忌证;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Ⅱ级[7]。排除标准:术前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听力障碍或者无法交流。膀胱流出道梗阻、激惹膀胱。
1.2 方法
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给予患者咪达唑仑、丙泊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注射剂量分别为咪达唑仑2 m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mg /kg、芬太尼0.03 mg/kg,诱导成功后持续静脉泵入每小时6~10 mg/kg丙泊酚、每分钟0.05~0.15 mg/kg瑞芬太尼,直至手术结束。
两组患者均采用河北天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4 Fr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对照组麻醉后置导尿管,实验组麻醉前置导尿管,导尿操作均由主管护师及以上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舒适、躁动情况以及术后4 h内自主排尿情况。舒适判定标准:无尿痛、尿急、尿频为舒适;躁动判定标准:能安静合作为无躁动。术后观察3 d,比较患者术后CRBD发生率及程度。重度:主诉严重不适且伴挣扎,甚至欲拔出尿管;中度:主诉耻骨区不适、尿急等反应,但可忍受;轻度:仅在问及时诉轻微不适;无:无导尿管刺激反应[8]。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苏醒期舒适、躁动情况以及4 h内自主排尿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舒适和4 h内自主排尿比例高于对照组,躁动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CRBD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CRBD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留置导尿管在全麻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能引流尿液、协助膀胱冲洗,也可用尿量来反映围手术期患者各器官血液供应和肾功能[9]。并且男性尿道长于女性,具有2个生理弯曲和3个狭窄,相较于女性置尿管更易损伤尿道黏膜[10],且导尿管水囊压迫刺激膀胱经和三角区可致膀胱及尿道痉挛,导致CRBD。已有研究证实,男性患者CRB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应重点关注[11]。
尿道黏膜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比平滑肌弹性大,韧性强;其表面覆盖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网,能感觉膀胱内压力变化。尿液引流时,可以形成特殊膜状物即尿膜层。它既能保护血管免受细菌感染,又可以作为屏障阻止外来液体进入体内,从而防止体液外渗造成继发性损害。在损伤或者炎症时易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充血,以及瘢痕增生的病理变化。导尿管作为异物残留于体腔中,持续刺激尿道黏膜,发生机制以毒蕈碱受体为主,尤其是M3亚型受体介导的膀胱非自主收缩表现最突出。目前使用的Foley导尿管前端有球囊,注射10 ml生理盐水后,能够实现防止尿管脱出的目的;导尿时,尿管多插入全长,待见尿出来的时候,向球囊中注水,并向外牵引导尿管,一直到地点固定,此时扩张的球囊恰好位于最敏感(尿道内口)的膀胱底三角区,由此产生压迫作用,会引起膀胱痉挛的剧烈症状,造成患者持续憋尿感,且存在严重的不适。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舒适和4 h内自主排尿比例高于对照组,躁动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患者麻醉前处于清醒状态,在进行导尿时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知道目前所处的情况,什么时候会进行导尿,使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且告知其导尿时可能会出现的感受或并发症,使患者提前预知,适应程度更高,出现疼痛时还能与医务人员交流,使护理人员放缓导尿动作,待患者适应后再继续插导尿管。这样患者插入导尿管时的刺激更小,接受程度更高,通过与医务人员交流,降低插入导尿管时的不适,使身体有一个接受的时间,舒适度更高。且插入导尿管后再行麻醉,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对身体的感知情况与麻醉前基本相似,不会产生心理恐慌,躁动发生率更低。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管时,患者已经能接受部分疼痛的产生,不会在麻醉苏醒后再次出现疼痛,且手术过程中插管留下的疼痛也会随着时间减轻,对膀胱刺激更小,术后4 h内自主排尿率更高。而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医务人员与患者不能互动,患者对疼痛无感受,在麻醉苏醒期间才会感受到疼痛,心理对疼痛产生恐慌,躁动发生率更高,不适感更强烈。强烈的不适和疼痛感会刺激膀胱和尿道,导致患者不敢排尿,术后4 h排尿成功率更低。
CRBD是尿道损伤产生疼痛刺激膀胱后,发生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尤其是在进行导尿管留置时,容易发生CRBD,导致患者排尿困难、排尿疼痛。因此,观察CRBD的发生率是临床对患者进行导尿时的重要观察指标。在本文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CRB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麻醉后行导尿术,侵入性刺激可引起组胺和缓激肽的产生,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局部释出,此时患者无痛觉,对尿管的刺激无反应,进入麻醉复苏期,恢复感知觉,局部致痛物质刺激尿道黏膜的痛觉感受器,引起痛苦和不适的同时,患者留置尿管缺乏反应性刺激,心理适应差,对尿管刺激不能耐受,以及应激反应的出现等。且尿道括约肌受随意运动支配,如果插管后不能及时解除约束,可引起膀胱过度膨胀而压迫周围组织、损伤血管及神经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另外,麻醉还可引起尿潴留、血压下降等并发症。麻醉复苏后患者,因疼痛或紧张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并且出现强烈的尿道刺激性反应。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排尿反射减弱,膀胱内尿液排空时间延长而引起的。年龄较大者痛觉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较差,尿道平滑肌松弛、弹性差,出现尿道刺激反应较轻,在临床上一般不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中青年患者痛觉神经末梢敏感,尿道平滑肌紧张,弹性较好,有强烈的痛觉感受,出现尿道剧烈刺激反应。而患者清醒时保留导尿管,即术前留置导尿,大脑皮质能记住这一过程,由此形成心理适应期,比较容易接受是否使用导尿管。
综上所述,男性泌外碎石术麻醉前对患者进行留置导尿,能提高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舒适度,降低躁动发生率,术后4 h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麻醉,应在临床上推广术前麻醉,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敏琪,唐小曼,邓继财,等.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4):2758-2762.
[2] 孙丹丹,李娟.全身麻醉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防治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8):768-771.
[3] 郭秋月.全麻手术男性患者导尿时机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淮海医药,2020,38(3):267-269.
[4] 姚博炜,高斌,楼能.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及麻醉清醒前是否拔除导尿管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2,44(1):64-67.
[5] 李杰,杨阳,张倩,等.全麻苏醒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2):300-303.
[6] 章志伟,祖娟,徐英,等.麻醉恢复期患者不悦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J].军事护理,2022,39(10):65-68.
[7] 李相宜,许圣茜,李海波,等.骨科全身麻醉手术男性患者尿管拔出时机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华西医学,2022,37(10):1493-1496.
[8] 董静,刘莉,万美琳.全麻手术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9,39(3):501-504.
[9] 朱明达,景调平,张维,等.不同无痛导尿方法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早期躁动程度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6):642-645
[10] 王沛,仓静.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9):932-934.
[11] 潘新兰,包义勇,陈姝妤.全麻下行腹部手术不同导尿时机与老年男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调查[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3,43(2):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