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路佳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血压、血糖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运动康复

高血压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合并高血糖、高血脂可促进病情进展,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患治愈后[1~2]。除了服药治疗外,通过加强运动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增强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效果,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72.36±2.61)岁;平均病程(5.84±3.58)年。实验组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71.36±2.51)岁;平均病程(5.74±3.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三高症”诊疗标准;患者无神经及肢体功能障碍,可独立接受治疗,并签订治疗配合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肢体障碍,有手术治疗史或严重心脏疾病以及其他恶性并发症;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

(1)病情评估及健康宣教:了解患者病情、禁忌史,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对症护理计划,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健康宣教;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耐心疏导,多向患者介绍治愈病例,帮助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2)锻炼、饮食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共同制定日常健康锻炼计划和日常健康饮食要点,鼓励患者按时完成。对患者做好规范用药指导,指导及时用药。

(3)舒适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着宽松衣物;帮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增加舒适度;保持病房卫生、干净、整洁,定期通风,温湿度适宜,光线良好。

1.2.2 实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取得信任和理解,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护理。

(2)组建运动康复护理专项工作小组:为每位患者分配一对一的运动康复护理专员,建立运动康复护理档案[3]。入院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引导进行床上小范围活动,如翻身;入院第4天可以引导患者进行适当体力活动,并视其健康状况逐步调整部分活动强度。一旦病情稳定,可以引导患者下床进行运动,例如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挺直,背靠椅背10 min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时间和活动次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颈部和肩部的活动,并协助患者进行关节上下活动,同时加强心功能检测和护理,如果患者心功能较低时,关节活动均可由护士在患者卧床时辅助进行,直到状态得到恢复[4]。采用6 min步行试验对患者进行心功能测定: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 min的步行距离,如小于150 m,为重度心衰,150~450 m为中度心衰,大于450 m为轻度心衰。对心功能大于Ⅳ级患者,指导卧床休养;对心功能Ⅱ级患者,指导实施床边站立练习以及身体移步、抉床步行等日常运动,每分钟9次,每日4次,逐渐过渡至室内练习,同时注意充分休息;对心功能Ⅰ级患者,实施室内步行指导,每次450 m左右,每日2次。随着患者的状态和心功能趋于稳定,可指导下床扶床活动,注意劳逸结合,持续观测,适当调整锻炼频次,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降低频率和锻炼的持续时间,若患者状态较好,可适当调整室内活动转为室外[5]。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2)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其中,SAS、SDS评分越高,表示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3)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4)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血糖情况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结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不容易治愈,患者需长期带病生存。血压、血糖、血脂不稳,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多器官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身体功能状态和经济负担[6]。因此,除了常规治疗与护理外,加强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运动习惯,维持稳定的血压、血糖、血脂状态,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护理后,实验组血压、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血压、血糖水平,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解夕黎,孙明,贾雯涵等.“大数据时代”下慢性病防控新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811-2814.

[2] 殷雪梅,赵志刚,闫宇佳等.中国“三高”慢性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与分布情况[J].中南药学,2023,21(3):706-713.

[3] 张琴.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1,21(24):95-97.

[4] 谢梦情,陈静,周晓光,康莎莎,李莲莲.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5):92,65.

[5] 梁秋平,吴珊珊,许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处方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5):63-65.

[6] 余新颜,阮仁芝,徐进,席红梅.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1079-108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