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怎样控制体重
作者: 熊秀 李妍辰据《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表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成年人体重超重率为35%,肥胖率为14.6%,并且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肥胖率仍在持续增加,其中以肥胖率增长的幅度更大。研究表明,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要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得多。反过来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对体重的控制,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引起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不控制食物摄入量,经常暴饮暴食,喜欢吃高糖、高脂肪食品,导致脂肪在体内囤积。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注重锻炼,体力活力也少,体内多余脂肪无法消耗;经常熬夜,缺乏良好的睡眠习惯,导致内分泌失调,体重有增无减。
(3)病理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体内激素与新陈代谢速度变慢,水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使得更多的热量转化成脂肪;肾脏功能发生病变,肾功能受损,水分在体内不正常聚集堆积,出现水肿现象。
肥胖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1)体内脂肪含量过多,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液流量变少,血管内压力增加,引发血压高升。
(2)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肥厚,心房扩大,加之血压升高使得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3)研究发现,每超过正常体重10 kg,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会升高17 mmHg,女性患者会升高14 mmHg。
如何正确控制体重
饮食控制
(1)清淡为主。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摄入适量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脂肪的摄入量小于总热量的3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左右。提倡食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多吃粗粮、绿色蔬菜、水果、豆类、瘦肉、鱼肉、鸡肉等,忌含高糖、油腻、辛辣的食物。
(2)节制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每天安排摄入的瘦肉或鸡鸭鱼不超过100 g、鸡蛋1个、新鲜蔬菜400~500 g、水果100 g、主食不超过350 g、牛奶250 ml。
(3)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左右,可增加饱腹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肠胃蠕动,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此外,体内的脂肪燃烧也需要充足的水分。
运动锻炼
(1)散步。长时间散步后,可以使血压舒张压下降,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改善,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患者。散步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时间与步速可根据自身状况决定。
(2)慢跑或长跑。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最好在120~136次/ min,跑步速度为120步/ min为宜,每次30~60 min,每周3~5次,长期坚持,可有效减轻体重、平稳血压,还能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吸收。但慢跑或长跑的运动量较大,仅适用于轻症患者。
(3)太极拳或瑜伽。打太极拳时,使用意念来引导动作,有助集中思想和意识,让人保持安静的心态,有利于消除精神压力的刺激,进而降低血压。打太极拳的动作具有平衡协调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打太极拳动作轻柔,可以使肌肉与血管得到放松,促进血压下降,适用于各个阶段的高血压患者。瑜伽具有动作柔和的特点,可起到放松肌肉、宁静思绪的作用,有利于血压下降。
(4)游泳。适用于血压处在平稳状态的患者。游泳前需要测量血压,确认在正常范围内后再游。游泳时建议以平缓的速度前行,不宜在水中做高难度的动作,每次时间不超过1 h,游泳结束后用适宜的热水冲洗身体。游泳属于全身性运动,因水中的阻力比空气中的阻力要大,因此需要消耗的力气比平时要大很多。在游泳过程中,全身肌肉都参与了运动,身体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减肥效果较好。游泳还可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改善血管弹性,降压效果明显。但不建议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180 mmHg以上的三级高血压患者进行游泳。
(5)骑自行车。自行车属于有氧运动,骑行前最好进行热身运动,以舒展肢体,同时带好防护工具,防止运动受伤。车速保持匀速,不宜过快,每天5~10 km为宜,可消耗体内热量,加快新陈代谢,同时还能提升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血压。
日常生活
(1)戒烟限酒。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血管造成较大的损伤;酒精会导致血管弹性减弱,使得血液循环速率降低。这都会引发血压升高。
(2)规律起居、良好心态。熬夜、紧张以及暴躁情绪,都会导致体内所含有的各类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使得血管发生收缩,血压水平增高。
定期对体重和血压进行测量
通常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2年需要测量1次血压;35岁以上成人以及脑力劳动者若存在高血压史、高血脂以及高黏血症,在首次诊断测量血压时就应该进行记录,并按要求定期完成血压测量;高血压易患人群,至少6个月对血压进行1次测量;高血压患者一般1周测量1次血压(当血压不稳定时,每天需要进行1~3次测量)。对于肥胖或减重者,每个月至少测量1次体重,一般的成人每半年测量1次体重。
减肥注意事项
(1)饮食注意事项。不宜食用高糖、高热量、高胆固醇、高盐、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糖类、巧克力、蜂蜜、炸鸡、薯片、奶茶,蛋糕、可乐、动物内脏,腌制品等。
(2)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要规范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运动,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因运动过度增加心脏负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避免关节损伤;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促进排汗;运动后进行拉伸练习,缓解肌肉酸痛。
结束语
体重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的阻力随之增加,这是引发高血压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就是良好的饮食、合理的作息和科学的锻炼。其中,饮食不过度,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低于身体消耗的能量,达到能量的负平衡;做到规律作息,不熬夜、早睡早起,使身体的抗肥胖因子正常分泌,促进脂肪燃烧;适量的有氧运动能促进体内热量的消耗,不仅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总之,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心脑血管的负担,降低血脂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