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灶实施超声引导下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 李虹谕
摘要:目的 对比乳腺病灶实施超声引导下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旋切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更轻,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也更高。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旋切术;并发症
乳腺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女性疾病,患者大多数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良性肿瘤长期存在会发生恶变,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临床中需要对乳腺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常规开放手术切除治疗后切口较大,且多发病灶常需多个切口才能完成肿瘤切除,术后容易出现瘢痕,影响美观,会让患者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1~2]。随着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旋切技术的发展,乳腺肿瘤旋切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与推广,能够有效切除乳腺肿瘤,具有切口小、美观、能切除较小不易扪及的乳腺肿瘤、同一切口切除多个不同位置肿瘤、并发症少、术后换药次数减少和恢复快的优势[3]。本研究旨在对比乳腺病灶实施超声引导下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45.36±5.27)岁;结节直径0.5~3.5 cm,平均结节直径(1.58±0.32)cm。对照组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45.44±5.10)岁;结节直径1.0~4.0 cm,平均结节直径(1.60±0.34)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研究经认证且患者均自愿接受;满足乳腺肿瘤切除术指征。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实施手术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15~35 mm范围内;切除完成后,对切口进行包扎缝合。
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旋切术治疗。在超声仪的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超声找到病灶定位,切口选择肿瘤附近相对隐蔽美观位置,切口长度为5 mm,从切口置入旋切刀头直至到肿瘤底部,利用扇形旋转的方式进行切除操作;切除完成后,对肿瘤区域及切口进行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2)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强烈。(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术后瘢痕较小,病变位置切除干净且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有效为患者治疗后身体出现小瘢痕、病变位置基本清除,术后并发症少;无效为患者术后瘢痕较大、病变位置去除不彻底,且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总有效=显效+有效。(4)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和疼痛情况比较
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对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乳腺肿瘤在我国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多数为良性肿瘤,治愈率较高。部分乳腺肿瘤会发生恶变,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对于良性乳腺肿瘤疾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传统开放手术是既往采用较多的术式,重点强调对乳腺肿瘤进行完整切除。传统开放手术存在较多弊端,由于切口较大,术后容易出现瘢痕,不适合对美观性要求较高的女性患者;还会导致乳房凹陷及乳头偏斜,且术后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如切口感染、瘢痕、皮下瘀斑等[4~5]。乳腺肿瘤较小时通常较为隐蔽,常难以扪诊发现,常于超声检查时无意中发现,因肿瘤较小不能扪及从而不能用传统开放手术切除病灶。
为了弥补常规开放手术的不足,超声引导下旋切术逐渐在临床上普及。这种术式美观性较强,切除精准,切口较小,一个切口可切除多个病灶组织,在超声实施监控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精准地对病灶进行切除,减少切除过程中对皮肤和正常乳腺组织的损伤[6]。超声引导下旋切术在手术过程中,主要以隐匿切口为主,同时,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旋切术可以有效精准切除不能扪及的乳腺可疑病灶,即使较小的肿瘤也可以进行精准切除,对于乳腺良性肿块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操作便捷,术后痊愈较快,切口小、隐蔽、较美观[7~8]。
医护人员应该做好手术评估工作,根据病灶的分布状况选择合理的穿刺路径,尽量避开血管位置进行肿块切除,有效控制手术的出血。使用纱布等做成较大病灶的垫圈,并且通过穿刺通道进行穿刺,其中,垫圈应与病灶的凹面位置紧密相连,可以提升压迫止血的效果。如果没有压力绷带,需要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但术后可能会在乳房的表面形成凹陷。可以使用人为拉拢的方式,在同一个穿刺位置切除多个肿物,按照从远到近、从小到大的思路进行处理,降低出血的可能性[9]。在进行穿刺旋切的时候,必须选择合理的穿刺点,使用尖刀片插入到乳腺的间隙位置,并保证针孔通道和B超探头的一致性,使得针头缓慢进到病灶的深处位置,确保系统处于取样状态,进行旋切处理,之后,在负压的状态下将患者的病灶放置在取样槽中,保证腔体中血液抽干。如果钙化灶切除之后需要压迫止血,要避免并发症状发生[10]。另外,本次手术时间较短,能够简单迅速地进行操作,避免反复多次对患者造成创伤,减少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即使术后没有对患者进行缝合操作,也不会导致严重瘢痕,保证了乳房的美观程度,减少了患者的顾虑[11]。
本研究中,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乳腺超声引导下旋切术在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是由于通过超声定位保证了肿瘤定位的准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大切口及多次创伤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而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主要是因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旋切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切口,不需要进行缝合操作,无须进行多次切口换药,切口处不会形成严重的疤痕,且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进程,患者乳房的美观程度会越来越高[12]。
综上所述,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旋切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更轻,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宋磊.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3):144-146.
[2] 苗波.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6):695-696.
[3] 张勤,常万利,王遵义.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筛查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8):627-632.
[4] 汪茜,许涛.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及对乳房外观美观度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8):104-108.
[5] 刘国庆.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肿块患者的疗效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3):106-108.
[6] 任燕伶,张卫.艾司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麻醉效果[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6):63-66.
[7] 韦杰峰.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疗效影响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3):207-208,211.
[8] 丁斌.乳腺单发病灶实施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88-89.
[9] 洪庆,高艳丽,李孟圈.乳腺单发病灶实施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07-108.
[10] 陈俊男,高波,汪龙庆,赵大鹏.乳腺病灶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运用效果[J].当代医学,2022,28(4):117-119.
[11] 杨锐.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170-171.
[12] 周平,吴醒,施文娟.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病灶手术对患者乳房美观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6):2509-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