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运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观察
作者: 马学花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运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急救。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护理满意度、急救和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救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可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减轻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快捷护理路径;护理满意度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类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在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的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适宜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1]。近年来,快捷护理路径急救方法逐渐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得到完善。快捷路径急救护理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救治效率。快捷护理路径急救方法还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预测能力,可以精确化干预目标,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运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1~72岁,平均(45.78±2.34)岁;实验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21~71岁,平均(45.21±2.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患者就诊后进行急救;联络主治医生,为患者开辟静脉通道,并备好相应的医疗物资;在进行检验之前,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患者在做完检查后,需要等医生的诊断结果,才能作出进一步决定。不能做手术的患者,先到病房做相应的处理;必须要做手术的患者,在完成了相关的检查和准备后,才能做手术。
1.2.2 实验组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急救
(1)快捷护理路径急救过程: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后,立刻进行抢救,患者家属可以在此之后进行登记和挂号;在告知医生的情况下,护士要尽快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做好心电监护,给患者输氧等,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并随时监控患者各项指标;采用“先检查,后付款”的管理方式,患者在医生的陪伴下进行检查,并配备简单的便携式呼吸设备;拿到诊断报告后,第一时间请神经外科专业人士进行会诊;护士将患者的抢救措施、护送的情况及抢救的情况写在《快捷护理路径表》上并签字,然后送到神经内科。
(2)路径表分为两个部分:急救护士在接到患者后,首先按照“快捷护理”的路径实施急救,然后陪同患者。完成各种常规检查;另外的护理人员完成“快捷护理路径表”和“抢救记录表”的内容签字,完成时划“√”,然后立即签字。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如果出现特殊状况,还需要另外完成一份变异分析表;然后将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写在表格的末尾,方便后面的统计。
(3)护理训练:组织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积极参加和学习各种主题讲座。在急救工作中,医院管理部门、急诊医学科室及护士长要细心帮助重度创伤患者,为其提供快捷护理路径。从患者入院开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诊疗护理,并对全科人员进行临床路径表操作事项培训,确保临床数据的准确性。
(4)呼吸道护理:大脑在6 min内没有氧气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急救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呼吸畅通。在实施急救之前,要准备好吸引仪,让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头部倾斜,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中的呕吐物和分泌物,以免造成窒息。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吸痰管,同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因为吸痰而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在此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氧气。正常情况下,氧气的流速应该是3~5 L/min。对深度昏迷患者需进行气管插。
(5)加强监护:脑疝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须尽快设置好静脉补液管道,并按照医生的指示,30 min之内快速静滴完成20%的甘露醇,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防止出现脑疝。
(6)病情观测:创伤后患者会有一段时间的生理变化,观测时应先测呼吸,然后测脉搏、测血压,最后测知觉,避免因患者情绪激动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并做好相应纪录,以便医生进行诊治。
(7)心理疏导:对意识清晰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病情,并及时进行护理。与患者交流时,语气亲切,取得患者的信赖与合作。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遵守医生的指示,熟悉手术流程,忙碌而不慌张。
(8)补充营养素:创伤性颅骨损伤患者对营养素的要求很高,适当补充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对于不能自行饮食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由静脉输注的微型泵输注营养素。一些患者可以通过鼻饲进行营养,选择高热量、容易消化的流食,饭后30 min之内不要挪动患者,否则可能出现食物反流,造成患者呼吸困难。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比较两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3)比较两组急救和住院时间。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心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急救和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急救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3例感染、3例高烧、2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实验组出现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4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
3讨论
重型颅脑创伤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容易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调控能力发生紊乱。此疾病发病重、病情发展速度迅速、并发症多,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调查表明,重型颅脑损伤受伤后1 h是救治的最佳时机,也被称作“黄金1小时”[3~4]。在1 h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将伤残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相关研究表明,传统的护理方式抢救时间长、过于形式化等,容易拖延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效果不明显[5~6]。近年来,快捷护理路径逐渐被使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急救中,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患者日常照护问题。快捷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由于护理路径是一种可预测、可定向、可精确定位、可实现、可量化、可达到的治疗效果,故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症展开判断和处理[8~9]。
在快捷护理路径实施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供有序、针对性的护理,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护理的时间,既可以有效控制护理成本,又可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从而提升护理效率。在执行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时,要坚持“快、准、全”的原则。“快”是通过快速诊疗路径,减少抢救时限,提高治疗效率;“准”就是要按照治疗的指导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全”是治疗手段的全面。通过快捷护理路径急救,患者可以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救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急救,可以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减轻负性情绪,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参考文献
[1] 林秋娟.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0):128-129.
[2] 马丽梅.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83-284.
[3] 林富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108-109.
[4] 邹琴,张照霞,邓丽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155-156.
[5] 陈雪梅.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9):99-103.
[6] 魏婷婷,潘爱珍,刘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99,120.
[7] 严培彩.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3):165.
[8] 李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107,110.
[9] 李英丽.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