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作者: 曾鸿君 王之涵

颅内出血即脑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现象。由血管获得血液的脑细胞在受到破坏的同时,还会对周围神经进行压迫,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生理障碍。本文就颅内出血的相关知识及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颅内出血概述

颅内出血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从呼吸系统到神经系统都有所体现。首先是意识出现障碍,症状轻微时表现为嗜睡、困倦、易疲乏,进而性格发生改变,对周围事情冷漠,情绪很难出现波动。当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患者会突然陷入昏迷。如果颅内出血量多,会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转为呼吸衰竭,引发死亡。此外,颅内出血压迫到周围神经,患者容易出现身体一侧瘫痪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偏瘫”,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对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颅内出血的危害

颅内出血的危害较为明显,主要包括:

(1)会导致血液在颅内积聚,增加颅内压力,压迫和损伤脑组织,可能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认知问题、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2)可能会损害或压迫周围的神经结构,如脑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头痛,以及视力、听力、平衡障碍等。(3)神经功能缺陷,如瘫痪、失语、记忆力减退等。(4)某些类型的颅内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甚至导致永久的脑损伤或死亡。(5)颅内大量出血可导致颅内压力迅速增加,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颅内出血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颅内出血的病因

头颅外伤

大部分颅内出血由头颅外伤引发脑内细小血管破裂所致。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颅内出血不太严重,患者住院一段时间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现象比正常人高,其脑内小动脉会因颅内高压而产生病理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血管壁上出现纤维变性,局部血管出血、缺血或坏死。当患者情绪起伏过大或从事较长时间的脑力工作时,易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使得脆弱的小动脉血管壁破裂,进而发生颅内出血。

血液疾病

一些血液疾病同样可导致颅内出血,如白血病、血友病以及不同类型的紫癜等,这在新生儿患者中较为常见。患有先天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新生儿体内血小板增多,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导致细小血管中的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引发破裂出血现象。

感染后治疗不及时,细菌会通过感染部位进入血管,跟随血液抵达大脑,引发脑动脉炎症;或者由于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导致颅内出血后无法及时止血。一般来说,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原因,其次是病毒或者其他霉菌。

颅内出血的治疗原则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颅内出血,治疗原则都包含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很重要,特别是手术治疗后的康复训练。

一般治疗

主要是住院期间的护理,保持患者头部处于微微抬高的状态,防止血液流到颅内其他部位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呼吸、平均动脉压)、维持患者体内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预防肺炎、尿路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

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止血药,高血压患者还应服用降压药降低颅内压。如果患者颅内水肿以及颅内压不断升高,需要采取其他药物或手段治疗。细菌感染类患者必须要服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颅内出血量较大,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法缓解症状,则需要采取外科手术进行人工止血以及血管破裂处的缝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常用的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神经内镜清除血肿以及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术后还应防止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恢复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及家属应立即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康复训练,包括意识、运动、语言、心理等。具体如下: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肌肉锻炼、平衡训练和康复运动,以增强肌力、协调性和运动功能。

(2)言语和语言治疗。颅内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的言语和语言障碍,此时语言治疗师会使用特定的语音和语言练习,帮助改善沟通能力。

(3)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会提供必要的训练和适应性辅助工具,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适应日常生活,如个人自理、工作技能和社交互动,改善生活质量。

(4)心理支持。颅内出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能带来重大影响,而心理医生可为其提供心理康复,帮助患者提高管理压力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颅内出血患者的饮食调养

要根据颅内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营养的食谱。

(1)饮食上做到低钠盐、低糖以及低油脂,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因为过量盐分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使得高血压症状更加严重。

(2)限制肉类的摄入,且以猪瘦肉或者牛羊肉为主。减少油脂的摄入量,炒菜时尽量少放油,最好选用植物油,避免食用过多动物油导致血脂升高,加重高血压症状。

(3)经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蔬果富含叶酸、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特别是白萝卜,能促进脂肪在体内的新陈代谢,防止动脉硬化。

(4)适当多食用优质蛋白,如鱼肉、虾肉等,可保护血管壁,减少血管壁破裂情况的发生。

(5)平常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血压升高造成脑内血管破裂。

(6)禁止食用动物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利于康复。

总之,患者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每餐七分饱,少食多餐,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类及烧烤类、含糖过多的食物。

结束语

颅内出血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然而,许多颅内出血患者缺乏健康意识,不注重饮食调养,导致疾病加重。本文通过介绍颅内出血的相关知识及饮食注意事项,可帮助患者及家属提升保健意识,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