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不可小视
作者: 徐懿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表现为心房无序收缩,从而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无法正常泵出,引起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诱发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很多患者对房颤的关注度不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危及生命。
什么是房颤
正常的心脏跳动是从窦房结(大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开始,其可自动发出节律整齐的指令(60~100次/min),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地收缩与舒张,以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正常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心律。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指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发生紊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通俗来说,就是心房(主要是左心房)乱发指令,抢夺窦房结的“地位”,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地自行收缩,可达到350~600次/min,且毫无规律可言,进而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跳动。
易感房颤高危人群
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危人群。研究发现,即便平时身体比较健康,到了70岁,将近10%的人会发生房颤;到了80岁,比例提高到20%。合并有基础心脏病(常见于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等),或有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肥胖患者,也都是房颤的高危人群。此外,酗酒、剧烈运动,也有一定的房颤发生率。
房颤的表现
房颤最典型的症状为心悸。多数患者会有“心跳得厉害”、“心快跳到嗓子眼”等感觉,有的会有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矇等。但是,也有20%~30%的患者没有症状,尤其是已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因此,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检查确诊;阵发性房颤患者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做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基于有些患者发生房颤后没有明显症状,建议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做心电图,以便及早发现房颤,及时治疗。
房颤的危害
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容易引发脑卒中。发生房颤时,心房不能有效地充分泵出血液,有一部分血液容易在左心房的左心耳部位滞留,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即可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堵塞脑血管而导致脑卒中,所引起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当高。血栓阻塞血管还会导致脑神经受损,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此房颤患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房颤还可能引发身体其他大动脉的栓塞,如肺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约为33%,而所有心衰患者中30%~40%是由房颤引起。
患了房颤怎么办
首先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一个全面的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血生化指标等。医生会根据评估报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了防止房颤引发血栓,抗凝治疗是关键。主要分为传统抗凝药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2大类。
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但也有很多缺点。如使用华法林时,患者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根据指标调整剂量。因为华法林属窄治疗窗的药物,用量少了没效果,多了又容易引发器官出血。用药效果还受多种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芒果、大蒜、葡萄柚等会增强疗效;而鱼肝油、豆类、蛋黄,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则会降低疗效。药物方面,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物、抗结核药物、口服避孕药等也都会对华法林的疗效造成一定影响。
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弥补了华法林的不足,具有使用方便、无须验血监测指标、固定剂量、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像比较常用的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都是临床常见的抗凝药。
除了药物抗凝治疗以外,手术抗凝治疗(左心耳封堵手术)也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方案。之前提到,房颤发生时会有一部分血液容易在左心耳部位滞留,形成血栓。因此,通过手术把左心耳封堵住,减少血液滞留,就能很好地阻止血栓形成,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房颤治疗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外,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防止复发也很重要。医生会根据房颤类型、发作频次、心脏功能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无法耐受,也可以选择电复律、射频消融手术、外科迷宫手术来达到根治的目的。
如何预防房颤
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抗凝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预防房颤发生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最常用方法,也可用于已发生房颤的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用于预防房颤的发生。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控制抗凝药的使用剂量,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应用,切忌滥用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出血。
(2)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一旦出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3)应用抗凝药物前应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小板计数,以便调整剂量。
(4)有过房颤发作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眩晕、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就诊。
(5)如果房颤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患了房颤需注意什么
患了房颤不要紧张,需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要经常监测心率情况,观察大便颜色、身上有没有常出现出血点、瘀斑等,避免因为药物使用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也不要以为手术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因为房颤存在着一定的复发比例,所以术后还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定期做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