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 贺金华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肺部炎症反应而引起。对于慢阻肺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易感学说、环境应激学说、感染后气道重塑学说以及免疫学说。其中,免疫功能失调在慢阻肺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慢阻肺的诱发因素
(1)吸烟:研究发现,约有80%的慢阻肺患者存在吸烟行为。另外,吸烟可增加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发生率,严重时会引起呼吸衰竭。因此,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
(2)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室内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苯、氨等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抑制肺功能。
(3)职业因素:长期从事粉尘、废气、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接触的职业(如矿工、农民、建筑工人等)易发生慢阻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和纤维化。
(4)家族史:慢阻肺存在遗传倾向,即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
此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体重指数低的人群更易患慢阻肺。
慢阻肺的诊断
对于慢阻肺患者,医生应根据不同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血气分析检查、血常规检查等。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慢阻肺必须要做的检查之一,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异常,明确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性质,以便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胸部CT扫描
胸片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肺部具体情况,同时排除其他类型的肺部疾病,也是慢阻肺诊断必不可缺的依据之一。
血气分析检查
慢阻肺发作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这会对人体其他器官组织部位也造成影响。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的症状以及具体类型,同时还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等情况,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具体严重程度。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属于基础的检测方式之一,主要的目的是判断患者肺部是否存在感染,且可初步明确属于哪种感染的类型。此外,血常规检查的最终结果还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以及其他类型的血液病症。
慢阻肺的治疗
合理应用抗生素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菌内毒素进入机体后会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坏死,最终形成肉芽肿性瘢痕,加重脏器功能损害。慢阻肺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此时,应根据患者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及早发现并处理原发病灶,防止肺纤维化发展为终末期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情况下,不主张使用广谱抗菌素。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呼吸肌疲劳、咳嗽等表现,此时除了常规抗感染外,还需给予足够量的抗菌药物,以防菌群失调加剧。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减轻炎性病变,降低气道阻力和清除炎性分泌物而发挥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全身毒性反应。对于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慎重,对重症肺炎合并低氧血症者应慎用或停用。对于慢阻肺,因炎症导致通气功能下降,常需要联合用药治疗,以维持良好通气状态,改善氧合状况。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加用小剂量激素。临床上常用塞米松作为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哮喘发作,疗效肯定。但如果长期滥用糖皮质激素,则易引起激素抵抗现象,使病情恶化,诱发肺纤维化及呼吸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血管活性药
β受体阻滞剂如消旋山莨菪碱、卡托普利等均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尤其是后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缺血面积,缓解心脏负担。慢阻肺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及肺循环阻力增加,应用上述药物可以改善通气功能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并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另外,还可调节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舒张气管、松弛支气管的目的。
抗菌药物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近年来,新型抗菌药不断被研发出来。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已成为防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之一,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副作用小,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及儿童应用。慢阻肺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低下,加之多种病原体并存,使得呼吸道极易反复感染。针对这种情况,抗菌药物在慢阻肺抗感染治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及其衍生物等,其效果显著。
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的种类很多,如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卡托普利、地高辛等。支气管扩张药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症状效果,能有效地解除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消除肺部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还可通过松弛气管平滑肌,降低肺泡内压发挥平喘效应。此外,可抑制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分泌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阻止脂质过氧化产物堆积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硬化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为氨溴索、布洛芬、硝酸异山梨酯等,都能够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
中药提取物
即含有天然成分的中药材或植物经提取精制而成的制剂,特点是组成简单、药效强、安全性高,且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合理运用中药提取物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抗生素用量及毒副作用,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恢复,在治疗慢阻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