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脑梗死
作者: 丁娟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致残率、死亡率很高。以往,脑梗死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但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脑梗死的相关知识。
脑梗死概述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缺氧、缺血所造成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软化或坏死。 临床多以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半身不遂或突然晕倒等为主要特征。
引发脑梗死的原因
引发脑梗死的病因有许多,主要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炎、压迫。其中,动脉硬化是指动脉血管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斑块,形成血栓;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与附着而形成血栓;动脉炎可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并出现血栓;压迫是指脑血管受到肿瘤等原因压迫,使血管发生闭塞。
脑梗死的症状
主观症状,如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脑神经症状,如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躯体症状,如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脑梗死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需要尽早改善患者脑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患者需卧床休息,加强对大小便、呼吸道、口腔与皮肤的护理,避免压疮。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因为一些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无法自理,吞咽出现困难,需适当给予营养补充。
后遗症治疗
脑梗死发病1年后,一些患者可能存在语言或肢体障碍,医学上称为脑梗后遗症期,期间要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最大限度恢复相关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如想缩短病程,避免疾病复发,就需要联合多种治疗。在传统医学里,中药与针灸治疗可以对脑梗死后遗症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西医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
其实,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一部分,同时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与饮食调整,控制危险性因素,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梗死的预防
控制血脂与血压
高血压会使动脉硬化的程度与速度加快,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高血脂会使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上升,减少大脑的供血量,同时还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壁中沉积的粥样硬化斑块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糖尿病
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脂肪代谢异常,同时伴有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上升也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与凝固性,促进脑栓塞的形成。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采取低热量、低糖饮食,适当服用降糖药,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预防心脏异常
心脏异常也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心脏,定期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若发现心脏指标出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如出现冒冷汗、脸色苍白、脉搏不齐、头晕、心慌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控制体重
肥胖人群患脑梗死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很多,究其原因,是肥胖人群缺乏运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比如久坐,影响血液运行,增加血栓发生风险。所以,肥胖人群一定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油的食物,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会影响肺功能,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影响。因为烟草中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还会使血细胞凝聚,是导致中风与心脏病的主要因素。所以,为预防脑梗死,平时一定要戒烟。
孕妇的预防
相比普通人,孕妇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孕妇血液中雌性激素的含量增加,另一方面是伴随胎儿的生长,会对孕妇骨盆与腹部的血管造成压力,影响血流运行,导致血栓的发生。所以,在妊娠期间也要坚持锻炼,避免长时间静养,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日常预防
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在天气转冷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血管收缩。留意脑血管发病的前兆,如流口水、嘴歪、身体乏力等。若身体突然有摇晃不定、眩晕的感觉,出现暂时的意识不清或者嗜睡等,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合理饮食
饮食要以低热量、低油、低盐为主,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以谷类为主,保证充足的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肉类以禽肉、瘦肉为主,少吃肥肉、动物内脏;避免暴饮暴食;可多吃毛豆、菠菜、香蕉等含钾的食物,有助降血压;缺钙会导致小动脉痉挛,使血压上升,因此每日摄入豆类、奶类及制品等,以满足机体所需的钙质;镁的作用与钙类似,可在饮食中适当食用坚果、粗粮等含镁的食物。
积极运动
脑梗死患者还要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能够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减少体内胆固醇含量,促进胰岛素分泌,对于控制体重、调整血脂、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等十分有利,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脑梗死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与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情绪稳定
脑梗死的发病和情绪激动有直接关系,因此平时保持情绪稳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康复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疾病的康复方法。通过康复指导、免费赠阅读物、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了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预防知识,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遵医嘱进行预防性用药。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对脑梗死的预防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