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黄褐斑悄悄“爬”上脸
作者: 孙叶培黄褐斑是亚洲育龄女性高发的一种面部慢性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好发于颧颊部,常呈蝴蝶型对称分布,可累及眶周、前额、口周及颏部,皮损表现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黄褐色斑片,日晒后颜色加深,夏重冬轻,通常没有自觉症状。黄褐斑发病率高,其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一直是皮肤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针对黄褐斑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做相关介绍,以便广大女性对该病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黄褐斑的发病因素
紫外线照射、激素水平以及遗传背景是黄褐斑的主要风险和触发因素。空气污染、不良化妆品的使用、精神压力、烹饪高强度灯光等热暴露,以及甲状腺、肝肾胃肠的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是黄褐斑的重要发病因素。
黄褐斑的治疗
对黄褐斑的治疗以色斑变淡、面积缩小为目标,尽量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方法。目前,治疗上不再单纯针对色素问题,而是更加强调避免诱因、抑制血管增生、抗炎、修复皮肤屏障及抗光老化的重要意义。
医生会根据黄褐斑的临床分型及患者皮肤状况,联合使用口服系统药物(氨甲环酸或甘草酸苷)或外用药物治疗(氢醌、壬二酸、氨甲环酸等),以及化学剥脱、中胚层治疗、光电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此外,祛斑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在黄褐斑的维持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需注意,黄褐斑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黄褐斑的预防
做好防晒
可以根据紫外线的强弱选择不同倍数的防晒霜(UVA+UVB),或者利用防紫外线的口罩、帽子、墨镜及伞进行防护。若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应即使补涂防晒霜。尽量避免阳光直晒,即使在室内也应注意防晒。另外,感光性较强的食物,如芹菜、香菜等也容易引起黄褐斑,在紫外线强烈的天气应尽量避免食用。
日常护肤
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医用护肤品或知名品牌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以及使用劣质的不明来源的护肤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日常护肤中,除了应用保湿性好的护肤品,还可以坚持使用一些兼具抑制色素、抗炎、抗氧化及抗糖化的产品,可以有效对抗光老化带来的危害。
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养成运动的习惯,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皮肤的营养状态也会随之改善。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尽量减少烹饪时的油烟刺激,从而有效预防或减轻黄褐斑。
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对于干性或较薄的皮肤,尽量用清水洁面,必要时每天使用一次弱酸性的洗面奶即可,避免使用洁面仪洁面。洁面或涂抹面霜时力量要温和,不要用力揉搓皮肤。在医美流行的当下,应选择正规的机构,避免频繁地做各种项目,且每次治疗后需给予皮肤充分的修护产品及修护时间,不要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