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康复期的皮肤护理
作者: 陈文丽烧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严重时会出现水泡伴发疼痛的情况。此时,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皮肤护理,促进疾病的转归。
压力疗法
压力疗法为烧伤皮肤康复中最能够抑制瘢痕增生的手段,主要借助压力衣、弹力套及弹力绷来实现。作用原理是通过对瘢痕处施加压力,使瘢痕组织局部缺血,胶原纤维合成减少,最终实现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治疗原则是:一早,二紧,三持久。其中,“一早”指建议早期应用压力疗法,即患者深度烧伤创面一旦愈合后,立即开展;“二紧”是指在不影响患肢远端血供的情况下,加压水平一般为越紧越好,压力水平控制在1.33~3.33Kpa;“三持久”指持续穿戴时间>23 h/d,具体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情况酌情确定。
物理疗法
(1)气压治疗:使用相关设备,通过规律的充气与放气治疗,使气压均匀地施加在患肢上,并传导至淋巴液及静脉血液,促进血液回流,起到类似于肌肉泵的效果。此外,通过对患肢进行有序挤压,能够加快肢体血液流速,促进淋巴液、血液回流,加速清除炎性物质及局部代谢产物。此外,通过挤压的方式,能对瘢痕进行按摩效果。(2)水疗治疗:适用于烧伤皮肤伴有感染及大面积脱痂期间。此外,借助水的浮力作用,肢体运动省时省力;借助被动活动的方式,提升肢体活动度水平。若是能够在患者水疗治疗结束后继续进行按摩体疗,能够起到促进血流运行的效果。(3)正弦电流疗法:应用能够发出正弦电流的设备(1~5 KHz)对患者皮肤表面的瘢痕进行治疗。作用机制是借助电流的作用,使瘢痕结缔组织产生振动,从而对瘢痕起到轻微的按摩作用。该疗法应用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瘢痕软化及松解,同时有一定的止痒与镇痛效果。特别对于尚无明显的瘢痕,纤维化瘢痕前期效果显著。(4)超声波疗法:借助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对途经的皮肤细胞产生轻微按摩效果,也可实现对瘢痕的松解与软化。长期应用,还能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5)蜡疗:该类方式具有较为持久的温热干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减轻疼痛,加速组织生长修复的效果。从皮肤康复的角度看,蜡疗具有润滑皮肤、消肿、促进炎症消散、软化疤痕的功效。但该方式并不适用于肥厚性瘢痕增生期。
激光疗法
利用扫描点阵的方式发射激光,在表皮上形成一个不同激光点相隔距离均等的灼烧区。在照射时,激光光束中含有能量,能够穿透至真皮层,瞬间气化瘢痕处的组织。这一操作方式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增生,进而产生如胶原重排、组织修复等一系列肌肤反应。特别对于瘢痕内胶原蛋白降解增多的情况,该疗法能够促进增生性瘢痕的消退。
作业疗法
让患者进行选择且有目的的作业运动,如操作计算机、视觉协调性训练、职业训练、各种功能性的作业治疗活动、日常活动训练及压力治疗等。
心理与音乐治疗方式
该类方式可帮助患者消除因社会、心理因素所产生的恐怖、抑郁、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提升应激能力,愉悦身心,利于缓解皮肤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