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

作者: 易艺玲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特效药,患者只能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实现血压的良好控制。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人数高达2亿,多数是老年人,但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进行阐述。

高血压合并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占据高血压疾病的绝大多数,约占九成以上。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和失眠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主要可以归类为以下两类。

冠心病

长期患有高血压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疾病的进展,血管可能会形成堵塞或变得狭窄,进而影响到冠状动脉的功能。这种功能性改变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坏死,从而引发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也可能引发多种脑血管问题,其中包括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别是脑溢血和脑梗死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致残或致命。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的家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越高,引发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也越大。

高血压的预防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很重要。

血压的普查和定期测量

对自身血压进行定期测量是当前能够早期发现症状性高血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对大众的血压进行普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血压疾病的诊断率和控制率,因此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此问题,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血压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而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知识的普及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于该病的认知不足,没有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将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行有效普及,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

控制盐量的摄入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与日常摄盐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最为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正常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在3~5 g,这对预防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戒烟限酒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直接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引起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速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升高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缺血、缺氧,产生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酒精是纯能量食物, 营养元素含量很少,过量饮用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吸烟饮酒,无疑会对血压构成双重压力,想要有效预防高血压,需要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

研究数据表明,体重超标的人群患有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大,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控制体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血压正常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加强体育锻炼

缺乏体育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体内脂肪堆积,引发血压升高。适当的运动能起到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效果,对控制血压极为有利。建议平时户外散步、慢跑或是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以自身舒适为宜,不要进行剧烈的动。

及时控制临界高血压

临界高血压指的是血压的正常高值,也是理想血压到高血压疾病确诊的一个过渡阶段。因而,一定要对临界高血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突破高血压的关口。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非药物疗法,还可以应用理疗、针灸等方法。

合理休息

对于机体各脏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衰退的老年群体而言,合理休息非常重要。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过度,注意劳逸结合,起居要有规律性,都可有效预防高血压。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各种精神刺激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为当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时,会使得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跳速度加快,从而增加血管阻力,舒张压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若是反复多次血压升高,便会引发高血压。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当情绪出现波动时,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舒缓,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控制咖啡因摄入量

咖啡因是一种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过多摄入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限制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咖啡或浓茶。

增加钾的摄入

钾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钠,减轻血管紧张,从而降低血压。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菠菜、土豆、番茄、豆类和鱼类等。

积极应对压力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情况下,会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因此,平时要调节情绪,可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缓解压力。此外,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减轻压力。

避免久坐

久坐会减慢身体代谢,使得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因此,平时要避免久坐,定时起身站立、走动或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高血压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早期干预,以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血压检测,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高血压风险因素的人群。

结束语

高血压是一种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只能通过长期服用相关降压药物进行控制。因此,在未确诊高血压时,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一些措施进行有效预防,以维护身体健康。若已确诊患有高血压,也不用太过慌张,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同时做好生活调养,保持情绪稳定,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对健康的危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