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间断注射抑制分娩镇痛爆发性疼痛的效果
作者: 管玉立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硬膜外间断注射抑制分娩镇痛爆发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连续注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间断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局部麻药使用量、PCEA使用次数、产程、新生儿健康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7时,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麻药使用量、PCEA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硬膜外间断注射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爆发性疼痛,麻醉药物使用量少,PCEA使用次数少,有利于加快产妇第一产程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娩镇痛;爆发性疼痛;硬膜外间断注射;硬膜外连续注射
分娩疼痛是每一个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当子宫平滑肌出现阵发性收缩,下降的胎儿压迫产妇的盆底组织,导致其宫颈的扩张与会阴的伸展、阴道的扩张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虽然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持续疼痛会引发产妇的焦虑、烦躁等情绪,还会造成宫缩乏力,延长产程的时间,影响母婴结局。无痛分娩目的在于缓解产妇的痛苦,促进其顺利分娩[1]。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硬膜外间断注射抑制分娩镇痛爆发性疼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19~33岁,平均产妇年龄(26.25±3.74)岁;孕37~41周,平均孕(39.26±0.65)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产妇年龄(26.71±3.68)岁;孕38~40周,平均孕(39.33±0.3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产妇及家属同意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局麻药物过敏史、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硬膜外阻滞失败;严重精神障碍;合并妊娠并发症。
1.2 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补液,并做好持续的心电监护、吸氧治疗,当产妇的宫口开大到2~3 cm,于L3~L4,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导管。随后,取患者平卧位,注射1%利多卡因4 mL,5 min之后确定是否误入血管或者蛛网膜下腔;若无异常,可推注0.1%罗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0.5 g/mL混合液。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连续注射[2]:对照组产妇剂量设置为8 mL/h,5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极限量为30 mL/h。观察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间断注射[3]:观察组产妇为脉冲1次/h,脉冲容量为8 mL/h,1 min注射完毕,自控量为每次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极限量为30 mL/h。当产妇的宫口全开便可停止用药,胎儿娩出后再次给药,直至会阴侧切、伤口缝合完毕[4]。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在T0~T7(镇痛开始、镇痛后1、2、3、4、5、6 h以及分娩后1 h)各时点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5]。(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局部麻药使用量及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使用次数。(4)比较两组产程产程。(5)比较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包括肌张力、脉搏、对刺激的反应、肤色及呼吸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
T0时,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7时,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局部麻药使用量及PCEA使用次数比较
观察组局部麻药使用量、PCEA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产程比较
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
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生5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分娩疼痛容易引起产妇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产妇分娩结局,加之分娩疼痛感的产生会导致产妇出现氧离曲线左移、呼吸性碱中毒等情况,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会诱发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不利于其安全分娩[6]。因此,很多产妇为了减少痛苦选择无痛分娩方式,而保证产妇无痛分娩的前提是有效镇痛,尤其是对于爆发性疼痛,若未得到有效镇痛将对母婴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注射麻醉药物缓解产妇分娩疼痛,但不同的麻醉方式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相同。其中,硬膜外连续注射阻滞麻醉通常在产妇出现初始阵痛时的镇痛效果良好,但随着产程的延长及产妇疼痛程度的改变,硬膜外连续注射阻滞麻醉难以抑制产妇出现的爆发痛[7]。
硬膜外间断注射的给药速度更快,有利于促使局麻药物广泛地扩散,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还有利于维持其产力,同时可以减少麻药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妇出现爆发性疼痛[8]。本研究结果显示:T0时,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7时,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硬膜外间断注射能够减轻产妇产后阵痛的痛苦,促使产妇在各个时间段的疼痛感降到最低[9];观察组局部麻药使用量、PCEA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较于硬膜外连续注射,硬膜外间断注射可减少麻药的使用量,安全性更高[10];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由于硬膜外间断注射的药物扩散广,随着产程的延长,其镇痛的效果越好,对后续分娩会起到积极的影响[11~12];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生5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硬膜外间断注射主要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更平稳。
综上所述,硬膜外间断注射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爆发性疼痛,麻药使用量较少,PCEA 使用次数较少,有利于加快产妇第一产程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佳富,王玲峰,吉波,等.硬膜外间断注射在分娩镇痛抑制爆发性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2,20(6):53-54.
[2] 徐军,张茂鹏.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对分娩镇痛的产程、应激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2):298-299.
[3] 樊艳.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1):92-95.
[4] 江润竹.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21,40(15):20-22.
[5] 俞陈陈,刘雪娇,蔡茜茜,等.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9):748-752.
[6] 徐淑兰,尹军,于永生,等.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42(9):1096-1099.
[7] 张宏山,刘彩霞,池云涛,等.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分娩镇痛及产后血Fib和D-二聚体水平[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4):446-448.
[8] 黄咏梅,李维玲,李花繁,等.规律间断硬膜外注射对分娩镇痛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预防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12):1486-1487.
[9] 黄咏梅,李维玲,李花繁,等.规律间断硬膜外注射对分娩镇痛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预防作用[J].贵州医药,2018,42(10):1226-1228.
[10] 董一鸣,王朋朋,王耀岐.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分娩镇痛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5):16637-16638.
[11] 杨粉兰.规律间断注射联合PCEA与持续背景输注联合PCEA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307-4310.
[12] 王朝辉,冯善武,徐世琴,等.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或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8):7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