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代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 王景霜

摘要:目的 分析激素代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研究组以激素代替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负性情绪。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研究组心理质量、躯体功能、独立功能、身体健康和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卵泡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素代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激素代替治疗;疗效;卵泡雌激素

更年期综合征大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出现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现阶段,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也逐年增高[2]。在绝经前后,女性常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其体内内部环境,进而引发精神不稳、血管收缩、自主神经失调等症状,对女性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3]。更年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诱发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性激素水平异常下降,导致患者出现骨关节肌肉痛、潮热、记忆力降低等临床症状[4]。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与生理上的变化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激素代替疗法主要是通过指导患者服用药物的方式为患者补充雌激素[5]。本研究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激素代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45~55岁,平均(50.21±7.21)岁;病程1~7年,平均(5.25±2.13)年。研究组:年龄44~56岁,平均(50.23±7.31)岁;病程1~7年,平均(5.35±2.3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已行宫颈涂片、临床病理检查且检查结果无异常;自然绝经时间在半年以上;临床资料完整;参与本次研究前3个月没有使用激素类药物;配合度比较高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类疾病或癫痫;伴有甲状腺功能障碍;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伴有皮肤疾病;伴有贫血或营养不良。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案治疗。逍遥丸口服,3次/d,8丸/次;乐力钙口服,1次/d,1g/次。21 d为一个疗程,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研究组以激素代替方案治疗。戊酸雌二醇,口服,1次/d,1片/次。每个疗程后10 d联合甲羟孕酮治疗,口服,1次/d,4 mg/次。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雌激素水平趋于正常、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经过治疗患者雌激素水平未提高、临床症状未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质量、躯体功能、独立功能、身体健康和认知功能,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包括血清卵泡雌激素、雌二醇。(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卵泡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2.5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治疗前,两组负性情绪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又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绝经前后,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出现一系列身体、精神心理症状,根本原因是生理性或者病理性或手术引发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衰竭、被切除或被破坏,会导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明显减少。女性身体内存在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全身的组织及器官中。在雌激素减少的情况下,会引发器官与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进而出现多种症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早期存在月经紊乱、潮热、心悸、头痛、失眠、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病情的加重,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不规则、多疑、情绪失控、记忆力下降等症状[6]。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以两种方式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一种是非激素治疗,即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为逍遥丸、乐力钙。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等中药,具有疏肝、健脾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病症;乐力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可以为患者补充钙、镁、锌等元素。给予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乐力钙,可以缓解患者腰背疼痛、关节疼痛等病症,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无法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治疗效果有待提高。另一种是激素代替治疗,通过服用相关药物的方式补充患者体内雌激素,使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以缓解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发的更年期症状。同时,采用此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失眠、易怒、烦躁等临床症状。此外,停止用药后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可消退[7]。

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等都是激素代替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戊酸雌二醇属于有机化合物,是雌二醇的戊酸酯[8]。戊酸雌二醇的功效与雌二醇相似,属于长效雌激素制剂。戊酸雌二醇可以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副性征发育,调节卵巢轴功能,用于治疗女性性腺功能不良、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用药后,患者需定期检查,并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频率及检查类型。使用戊酸雌二醇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苟敏、高血压、阴道不规则流血、乳房胀痛等症状,医生会依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甲羟孕酮指的是酸酯醋酸甲羟孕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孕酮受体激动剂、合成的人激素孕酮变体。甲羟孕酮适用于治疗痛经、功能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腺癌等疾病。甲羟孕酮还可以用于补充雌激素或孕激素,支持子宫内膜[9]。使用甲羟孕酮后,患者也可能出现乳房痛、溢乳、闭经、失眠、恶心、消化不良、麻疹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不良反应会消失。甲羟孕酮的吸收速度比较快,用途比较广。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恢复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理质量、躯体功能、独立功能、身体健康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卵泡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激素代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 周林菊.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2):88-90.

[2] 单清华.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67.

[3] 孙星,王燕,郗轶楠,等.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1,30(9):74-76.

[4] 王强.中医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1,(20):187-188.

[5] 王倩,陈粉合,董淑萍.激素代替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1):118-121.

[6] 王秀华.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综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9):105.

[7] 苏爱慧,张彦,张莹莹.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水平、症状改善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9):1541-1542.

[8] 倪国华.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2):143-145

[9] 马立娟.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激素代替治疗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药卫生,2022(12):290-292.

[10] 周建茹.激素替代治疗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J].医药卫生,2023(2):68-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