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王娟娟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ADL、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维持良好的血压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老年;综合护理;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剧烈活动、情绪兴奋、用力排便等[1]。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进展快速。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诱发大面积缺血性缺氧脑组织坏死,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致残率仍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3]。临床在给予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本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年龄60~80岁,平均(70.45±2.05)岁;男16例,女10例;出血量40~70 mL,平均(55.08±1.17) mL。研究组年龄62~79岁,平均(70.37±2.07)岁;男15例,女11例;出血量42~70 mL,平均(55.10±1.11) 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自愿配合入组;意识清晰;年龄>60岁;签署同意文书;符合高血压脑出血指征。排除标准:期间退出;重要脏器疾病;其他原因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相关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全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资料及数据缺失。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做好病情及体征监测,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增加疾病认知。
1.2.2 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多发生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较高,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足,对疾病、治疗均存在较多的担忧,易出现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护理人员需重视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结合受教育程度及接受能力等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在帮助患者增加疾病认知的同时,改善负面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疾病及护理措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避免刺激患者,并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缓解其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提高其疾病恢复信心。
(2)加强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密切监督患者的血压状况及其他生命体征。若患者血压升高,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积极配合实施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防止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生活护理: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影响患者睡眠。定期帮助患者翻背,防止出现压疮或肺炎。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保持空气循环,以及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加强患者饮食护理,避免饮食不良导致血压升高。
(4)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实施康复计划前,护理人员要根据锻炼内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康复训练对疾病恢复的积极意义,提高患者的积极性、依从性;根据患者健康状况控制运动的强度及时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达到最佳运动效果。指导家庭成员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锻炼。
(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和口腔,维持呼吸道通气,避免感染,防止窒息;为防止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外阴干燥、清洁,加强会阴护理等。
(6)出院护理:出院时再次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明确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告知家属做好用药监督工作,防止用药错误影响疾病恢复。告知患者正确用药对控制病情的积极意义、擅自改变用药剂量的风险,嘱咐患者坚持定期复查,出现异常状况后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分值为0~100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分值为0~66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比较两组血压水平。(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职能,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ADL、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快和病情重的特点,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同时,神经功能障碍是患者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较为常见的症状,对疾病治疗、生活质量及预后等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为了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的影响,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5]。
常规护理仅根据医嘱对患者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效果一般,且容易忽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得血压水平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影响预后[6]。综合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实际状况不断系统化地完善护理措施、优化护理程序,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综合护理不仅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还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研究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等得到了有效抑制[7]。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ADL、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综合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科学、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压力,缓解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利于身心健康。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以提升患者机体素质,改善肢体功能,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维持良好的血压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达吉措毛.探讨综合护理对高原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1):115.
[2] 沈艳梅,刘萍,高天霖,等.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1184-1186.
[3] 刘莲双.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79-180.
[4] 冯雅.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研究领域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1,28(14):73-74.
[5] 张娜.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105-107.
[6] 郭彦琰.中西医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9):2698-2699.
[7] 许新华,孙超,刘彦春,等.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急救措施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评估[J].饮食保健,2020,7(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