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王娟 胡晨辰 余晶晶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2 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 d,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使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显著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循证护理;神经损伤;生活质量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多发于重大交通事故、重物砸伤、高处跌落等,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症状严重者患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均消失,且脊柱、尾椎会受到神经性损伤,严重影响患处的功能和稳定性。随着医疗的发展,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治疗配合度较高[1~2]。术后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有研究表明[3],循证护理强调以研究证据为基础,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8~62岁,平均(50.09±16.49)岁;骨折原因:重大交通事故14例,重物砸伤15例,高处跌落1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3岁,平均(51.52±17.17)岁;骨折原因:重大交通事故12例,重物砸伤13例,高处跌落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确诊为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伴有神经性损伤;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排除标准:伴有原发性心、肾、肝功能疾病;患有精神疾病;伴随其他部位骨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常规检查、评估、宣教,遵医嘱予以相应的药物、饮食、术后功能锻炼等指导。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所有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针对患者病历资料,总结以往临床护理经验,明确护理重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建立循证问题。综合评估患者后,明确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心理问题、护理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家属疑虑等,再根据患者当下状态和疾病发展程度找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3)循证支持。小组成员通过维普、万方、知网等权威数据网进行文献查阅,寻找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循证护理的可靠证据,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4)循证护理方案实施。1)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提供下载好的轻音乐、陪同下棋、一起观看疾病相关知识宣讲视频等,使患者不必过分关注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对于转移注意力无效、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可遵循医嘱予以相应的止痛药物对症处理。此外,对于局部疼痛的患者还可给予痛点艾灸、理疗等方法进行探讨干预。2)功能锻炼:术后早期由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同进行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如深吸气、叹气、吹气球等肺功能训练,以增强肺部呼吸功能,后期逐渐增加腰背肌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科学指导,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患者积极诉说内心真实想法和诉求,并为其合理要求予以相应的满足。除此之外,还可以向患者分享其他同类型疾病,经治疗后顺利出院且预后恢复良好的成功案例,以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念,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后续治疗,从而加速身体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4)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发放科室相关宣传手册;科室内定期由组长组织开展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宣讲活动,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疾病的发展、治疗、预后等重点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显著。(2)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采用TLIC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总分0~4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总分0~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2 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 d,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且伴有神经功能损伤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早干预尤为重要。对重度骨折且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神经压迫,引起其他器官损伤、瘫痪等严重后果。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且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均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患者临床疗效密不可分[4]。
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和经验知识来指导护理实践的方法,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和需求,并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循证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融入护理决策中[5~6]。针对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循证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循证护理强调基于临床证据进行决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护理措施和资源浪费,明确护理目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循证护理强调持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改进,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技能水平,同时能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生理、心理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合理的疼痛控制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住院舒适度,促进康复进程,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循证护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损伤程度以及康复预后,并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此外,护理人员会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康复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疾病的持续发展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会引发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循证护理会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并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护理人员会主动、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扰,给予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使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显著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科儿,熊小春.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21(S2):348-349.
[2] 徐静宜.循证护理在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1):149-150.
[3] 董晓燕,陶贵彦,赵娟.预防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肺部感染的加速康复循证护理实践[J].安徽医药,2022,26(1):99-102.
[4] 刘娜,马军霞.循证护理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512-513.
[5] 赵志芳,马春霞,杨倩,等.基于知识行为模型循证实践的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3):3170-3175.
[6] 张涛,田睿红.循证护理用于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