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主观舒适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 魏中玲 李丽

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主观舒适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主观舒适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禁食管理,观察组予以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比较两组主观舒适度、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和T3饥饿、口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T2、T3咽喉肿痛、恶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肠鸣音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可显著提高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禁食管理;腹部手术

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为治疗腹部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接受腹腔镜手术前,患者需长时间禁饮、禁食,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2]。然而,术前禁饮、禁食的时间过长可引起患者术后机体的代谢功能异常,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还可加重机体应激反应,阻碍患者术后恢复[3]。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提倡缩短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鼓励患者术后早期禁食,以减少围术期长期禁食、禁饮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促进患者机体康复[4~5]。目前,多数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面临围术期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主观舒适度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28±17.85)岁;体质量指数19.50~27.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57±2.41) kg/m2;ASA分级:I级28例,II级11例;麻醉时长200.53~256.23 min,平均麻醉时长(236.04±20.61) min;手术时间100~128 min,平均手术时间(116.81±25.87) min;术中出血量150~23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94.24±30.64) mL。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2.16±17.32)岁;体质量指数19.60~26.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61±2.36) kg/m2;ASA分级:I级26例,II级13例;麻醉时长200.53~258.32 min,平均麻醉时长(230.42±25.21) min;手术时间101~129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31±24.61) min;术中出血量152~232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86.54±33.12) 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存在腹腔镜手术指征;择期手术;ASA分级I~II级。

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外科大手术;胃肠功能紊乱;患有肠道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禁食禁饮: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术后待肛门排气后禁食。

观察组予以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方案:术前2 h指导患者口服200 mL糖类饮品(能量193 Kcal、糖类48 g、Na+3 mg),术后麻醉清醒后进行试饮水,无不适后逐步过渡至流质、半流质和普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主观舒适度:分别比较T1(术前30 min)、T2(术后0~6 h)、T3(术后7~24 h)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包括4个方面,采用0~10分模拟评分表评估,分值越高主观舒适度越差。

(2)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2 h肠鸣音恢复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

(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主观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T1、T2和T3时的饥饿、口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T2、T3时的咽喉肿痛、恶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12 h肠鸣音恢复率为56.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主观舒适度。传统围术期饮食管理要求患者在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以降低麻醉风险及术后误吸风险,但长时间禁食可致机体的抗感染及组织修复能力降低,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6]。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前行常规饮食,术前2 h服用200 mL糖类液体,而常规的围术期禁食管理要求患者在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本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未发现误吸等不良事件,提示术前常规饮食及服用糖类液体,并未增加麻醉及手术风险。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肛门排气后进食、饮水,患者的禁饮、禁食方式,观察组术后麻醉清醒后指导其进水,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的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术前30 min、术后24 h饥饿、口渴、咽喉肿痛和恶心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术前2 h给予患者糖类及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食可减轻患者的主观不适感,同时该管理方案未增加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的发生。万登福等研究指出,术前3 h饮用10%葡萄糖500 mL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口渴、饥饿感[7]。秦俊春等[8]指出接受胆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上述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为术后早期进食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舒适度。

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可显著促进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2 h肠鸣音恢复率较高,术后首次排次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相关报道指出,术后早期进食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常规禁食患者更早。其原因可能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产生吞咽动作,进而诱导消化液的分泌,同时食物进入胃部及肠道可兴奋肠黏膜感受器,加强小肠运动,防止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加速肠排气。由此可见,缩短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时间及指导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有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9]。

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可显著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报道指出,患者术后经口进食越早,继发并发症的风险降低[10]。同时,相关指南指出,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营养价值重大,喂养不足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单独对比中未见差异,表明术前2 h服用糖类饮品及术后早期进食不会增加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分析其原因:术后及时补充能量,为患者早期活动及锻炼奠定能量基础[11]。

综上所述,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可提高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主观舒适度,促进其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郭娟,黄仁丽,蔡云霞,等.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4183-4184.

[2] 黄惠珠.心理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5):679-681.

[3] 刘鹏,徐丽群,魏玉哲.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腹腔镜胃癌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9):1457-1462.

[4] 杨霞.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5] 徐碧文,郑晓蓝,郑伟,等.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10(30):140.

[6] 刘静,刘红阁,李淑红.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疼痛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2):135-138.

[7] 万登福,谭正敏.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6-58.

[8] 秦俊春,冯缓,许瑞华,等.快速康复法在胆道结石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中的运用及效果[J].华西医学,2013,28(4):593-595.

[9] 韩蔷,冯金华,冯缓等.基于ERAS的围术期禁食管理对腹腔镜肝叶切除病人主观舒适度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2,36(3):467-470.

[10] 王静,唐小丽,邹静,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肝癌患者围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9,34(10):1-4.

[11] 曾莹霞.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490-349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