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 夏倩俪 肖文庭

舒适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指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和术后第7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7 d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康复锻炼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康复指标,缓解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骨折;围术期护理;舒适护理干预;负性情绪;术后康复;疼痛评分

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创伤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康复时间较长,患者需忍受持续性的疼痛,可能诱发其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情绪恶化,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1~2]。本研究旨在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观察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37.89±6.58)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28例,踝关节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8例;受教育时间5~17年,平均受教育时间(9.78±1.38)年。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37.68±6.6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10例;受教育时间4~18年,平均受教育时间(9.54±1.4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年龄18~75岁;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外伤;恶性肿瘤;多发性外伤;病理性骨折;伴有精神障碍;交流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病情监测、保护皮肤避免受压、并发症预防护理、早期康复锻炼和饮食护理等。

1.2.2 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

(1)舒适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房内适当摆放绿色盆栽,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采光,同时保持病房内的安静,让患者术后能得到更好的休息[3]。根据患者的喜好在病房内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舒缓患者情绪。

(2)心理舒适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引导患者培养舒缓情绪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冥想训练、呼吸肌肉放松训练等。此外,每周对患者进行2~3次情绪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并引导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了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结合患者个体化特点采用宣泄法、情绪转移法、认知干预等方法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健康认知干预。术后第2天,在床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干预。护理人员以一对一的口头宣教方式在床旁介绍骨折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等,引起患者的重视。

(4)疼痛舒适护理。术后每4~6 h评估1次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镇痛法;轻度疼痛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法,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提高疼痛阈值。

(5)生活舒适护理。术后6 h后,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对于肢体受压部位应用软枕,并定时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每日清理床单,保持干燥整洁。饮食方面鼓励患者多喝水,多食用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6)功能康复锻炼舒适护理。术后结合患者骨折类型早期开展功能康复锻炼,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从床上运动到床下运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2)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剧烈。(4)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护理前、护理7 d后分别使用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其中HAMA得分≥14分,HAMD得分≥17分表示存在焦虑或抑郁状态,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5)比较两组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6)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有2例深部感染、1例压疮、1例骨折不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5%;对照组术后出现12例并发症,其中有3例深部感染、2例压疮、3例骨折不愈、2例DVT、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46%。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6 h,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48 h和术后第7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

护理7 d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功能康复锻炼总依从率为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见表4。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见表5。

3讨论

由于骨折患者术后多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术后疼痛导致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下降,患者术后易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影响骨折愈合,还会提高术后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康复进程[4]。因此,对骨折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十分有必要。

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旨在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达到舒适愉悦状态,并通过多方面评估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和躯体不适,促进患者康复[5]。骨折术后,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6]。同时强化对患者的术后心理舒适护理,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愉悦的状态面对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此外,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康复锻炼的顺利进行[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康复指标,缓解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宁,杨丽.舒适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足踝部骨折患者疼痛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173-175.

[2] 刘媛媛.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178.

[3] 戴艳,周园,吴垠,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的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155-2157,2166.

[4] 杜亚丽,赵海运,郭小红,等.根本原因分析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对四肢病理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5):82-89.

[5] 陆淑梅.基于情志护理的舒适模式对股骨骨折患者情绪波动及舒适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2):88-90.

[6] 刘宁,杨丽.舒适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足踝部骨折患者疼痛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173-175.

[7] 陈育娟,郑艳红,刘秀珍.舒适护理改善围术期骨折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情绪的临床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2):2152-2153,215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